歐美多國政府聯手救市後,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及VIX指數開始逐步回落,反映這些新措施逐漸奏效,銀行之間互相拆借的信心有回升迹象。不過,經濟衰退陰影、企業盈利前景暗淡、新興地區財務狀況轉差及突如其來的利淡因素滾滾來;投資者信心低迷,對冲基金及傳統基金均遇到強大的贖回壓力,亞洲區內多個股票市場輾轉再向下試低位。
恒指於上周五連13000點心理支持關口亦失守,到底大市還要下試那些水平?投資者要留意那些因素才可反映大市沽壓降低呢?以恒指在13000點樓下水平計算,PE已降至8倍,息率已升至5厘,在市場正常情況下,已反映不少利淡因素在內。然而,正如筆者上周所指,港股合理的估值有多少下調空間,將取決於未來兩年企業盈利的狀況、市場對2010年經濟的看法。目前,巿場對上述兩個因素的看法仍未有共識,存在一定變數;若悲觀情緒增加,恒指未來回試12000點或更低水平也有可能。
由於現時市況已發展到信心盡失,不可用一般情況去衡量的階段,投資者採用傳統估值方法去分析短期市況,已不太適合。筆者建議觀察美元兌日圓滙價的變動,若日圓走勢持續強勁,反映拆倉活動仍活躍,港股仍面對龐大沽售壓力;待日圓回軟,便是大市沽壓降低的先兆。
聯通受惠政策傾斜
南韓財務狀況嚴峻,近日阿根廷又傳出計劃把退休基金國有化,預期國債違約風險大增,觸發巿場密切留意亞洲其他地區及拉丁美洲的國家財務狀況,會否有更多負面因素浮現出來。倘若有更多亞洲及新興市場的負面因素出現,有機會令更多資金撤離亞洲及新興市場;港股畢竟為流通量高的市場,難免繼續受到強大的沽售壓力。
中信泰富(267)於上周一停牌及宣佈因購買外滙累計期權,錄得約155億元的潛在虧損,震驚市場,亦令本已疲弱的港股雪上加霜。筆者認為,這次事件牽連甚廣,令巿場關注其他在海外有業務的公司,會否進行類似的外滙投資或持有衍生投資工具,中鐵(390)、中鐵建(1186)、瑞安房地產(272)及中國傳動(658)在上周也曾出現急跌。筆者相信,中信泰富突如其來的消息,對投資氣氛肯定造成一定的打擊,投資者宜避開在海外有大規模投資而尚未公開澄清的公司。
中國聯通(762)剛與中國網通完成合併,市場早前傳出,國資委會將要求電訊營運商將擁有的鐵塔及桿路開放予其他營運商共享,筆者相信此舉聯通可增強競爭力。倘若國資委繼續對中國移動(941)施行不對稱式監管,預期將對聯通更為有利,投資者可候股價回落至9.20元附近吸納,目標10.50元,止蝕8.70元。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聯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