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美元淡友會再度出擊 - Michael Preiss

MichaelPreiss筆記:美元淡友會再度出擊 - Michael Preiss

世事就是那麼諷刺!美國是引發今次金融海嘯的源頭,可是美元在過去一個月竟令人難以置信地狂升。
貝爾斯登(BearStearns)、房利美(FannieMae)和房貸美(FreddieMac)出事還未夠嚇人嗎?曾幾何時在華爾街叱咤風雲的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也告倒下,全球金融市場終於被「嚇醒了」,由南韓以至南非的金融市場均難逃一跌。
香港恒生指數自然亦成為淡友的主要狙擊對象,唯一逆市上揚的資產,竟然是一度「無人問津」的美元。
今年3月,貝爾斯登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美國聯邦儲備局迫於無奈出手,穿針引線安排摩根大通拯救貝爾斯登。聯儲局不出手猶自可,一出手即引來一眾淡友圍攻美元。
不過,世事無絕對,雷曼破產的消息卻未有對美元構成致命一擊。美國財政部拒絕承擔雷曼的按揭債務,令兩位白武士──美國銀行(BankofAmerica)和巴克萊(Barclays)臨陣退縮,其實這亦無可厚非。
假如聯儲局再充當「擔保人」,這將引來道德危機,但如果當局不減息,資金緊縮危機勢將加劇,這解釋了為何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與聯邦基金利率的息差達到80點子。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和美國財長保爾森當前處於進退維谷的局面。
美元兌其他七大工業國(G7)和新興市場貨幣的升勢,可謂既速且狠。大家不禁會問,究竟美元何德何能?

油價崩圍美元勁彈

首先,當華盛頓政府着手調查紐約和倫敦石油交易商的賬目時,商品市場頓時烏雲蓋頂,這意味油價將滑落,甚至有下試每桶50美元之虞。切記一點,在兩個月前,一些分析員還預期油價可見200美元。原油和其他商品崩圍,成為美元勁彈的導火線之一。
其次,歐元區和英國的宏觀經濟數據自7月起惡化,惹來市場揣測環球息差形勢將大變,這種情緒也使到美元得以一百八十度轉勢。縱使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表達關注通脹加劇,惟歐元區步向衰退更令人憂慮。
第三,隨着美元彈升,美國的基金不是從海外股市調回資金,就是吸納美元以對冲滙率風險,所以就算美股身陷熊市,美元卻不跌反升。

澳紐元兌日圓插水

第四,據悉日本散戶早前合共購入了總值1000億美元的外國債券,當中主要是澳洲和新西蘭債券。但為了振興經濟,澳洲和新西蘭的儲備銀行被迫重手減息,套息交易(carrytrade)平倉盤遂一窩蜂湧現,澳元和紐元兌日圓插水,美元間接受惠。
第五,俄羅斯的坦克開入格魯吉亞,地緣政治風險升級令歐元首當其衝。鑑古知今,在冷戰期間,每當前蘇聯這隻巨熊發惡,當年的德國馬克每次都會被拖低。
第六,國際間在夏季的併購活動,刺激美元需求。
第七,美國的經常賬赤字持續收縮。
第八,中國、印度和東南亞股市於去年10月見頂回落,如今連俄羅斯、巴西和海灣國家的股市亦告失守,這引發另一浪的贖回潮和恐慌性的拋售。
在外滙市場,歷史不斷重演。假如不認清楚未來6個月會影響金融市場的因素,根本難以計算美元的風險與回報。
第一,美國的經濟數據恐會進一步轉差。在明年初,非農業職位可能會每月大減15萬個,失業率將升至7%,房屋動工率大跌30%,而通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振興措施的影響力會減弱,到頭來經濟增長勢將放緩。我相信聯儲局下一步將會是減息,而不是加息,這可能會成為美元的死亡之吻。若我估計正確,歐元和商品價格忽然彈升,將會殺市場一個措手不及。

歐元有機忽然急升

第二,不管是奧巴馬還是麥凱恩當上美國總統,美國財赤激增的事實將無法改變。稅收下降、銀行倒閉潮(我預期單是美國便有逾百家銀行撐不下去),以及華府可能要出手拯救通用汽車(GM)或福特(Ford),凡此種種都預示美國未來兩年的財赤可能高達6000億至7000億美元。
第三,這場金融海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白宮也無能為力。
個人意見認為,美元淡友會再度出擊。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
MichaelPre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