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聖經最佳代言人 AngelaHewitt

音樂聖經最佳代言人 AngelaHewitt

音樂之父巴哈巔峯之作《平均律》,被奉為音樂「舊約聖經」,今次在香港遇上當代最傑出的巴哈鋼琴演繹者AngelaHewitt,實在是難能可貴的組合。能夠現場欣賞分兩晚舉行總長達四個多小時的演奏會,或者是只此一次的機會!

記者︰黃家欣
攝影︰譚盈傑(訪問)、黃家欣
鳴謝︰柏斯琴行

巴哈癲峯之作《平均律》

音樂之父巴哈的作品《平均律》分上下兩集,第一集於1722年完成,是寫給兒子的習作,第二集寫成於1740年,為他晚年的作品。《平》被譽為音樂界「舊約聖經」,據前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名強教授指,巴哈是第一個以12個音階各寫一個大調及小調的前奏曲和賦格曲,總共48首樂章。自此鋼琴上的8個音度被平均分成12個音階,令do#等如re囗,自此轉調更為靈活,對後世有革命性的影響,亦為巴哈的癲峯之作。因為巴哈創作《平均律》只有古鋼琴,故學院派一般以模擬古鋼琴音為之忠於原著。

手彈無形之琴

AngelaHewitt被譽為現今最頂級的巴哈鋼琴演繹者,曾奪萊比錫及華盛頓InternationalBachcompetitions大獎,85年贏得多倫多InternationalBachPianoCompetition冠軍,技術毋庸置疑,手指在琴鍵上靈活舞動,如行雲流水,握着她棉花般柔軟的手,Hewitt展露極為親切的笑容,「由於父親是大教堂的風琴手,我自小接觸到巴哈的樂章,他的音樂內容層次豐富深厚,且帶着舞蹈的微妙節奏。」她更花了很長時間去研究巴哈的背景與歷史,認為對演出極有幫助。三歲開始學彈琴,九歲已舉行個人獨奏會,習琴多年,Hewitt已到心中有琴的境界,「坐飛機時也會練習手指的技法,高度集中時腦中會響起所彈奏的音樂。可能會嚇壞鄰座的乘客呢﹗」香港唱片古典及爵士部經理Antona說過往文化中心音樂廳死位甚多,「Acoustic演奏效果遠不及大會堂,balcony樓下堂座位置甚至出現mono的情況,不過今次Hewitt的技巧完全克服場地的不足,利用踩pedal製造的共鳴音靚得可傳遍整個音樂廳,可見她技巧之厲害﹗」

■現場表演既挑戰自己,亦可跟更多人分享。

生命力的演繹

古典鋼琴演奏主要分為學院派及個人派,學院派認為模擬古鋼琴的聲音,演繹巴哈才最傳神,反對過份戲劇化,並嚴禁情感的表達,像RosalynTureck聽起上來較為拘謹刻板。極端個人化風格的鋼琴家代表有GlennGould,個人情緒感情完全凌駕樂章之上。Hewitt的風格走在兩者中間,「我認為每個人在演繹上都有絕對的自由,GlennGould的演出很精采,琴音清晰富有古鋼琴的味道,有時快得無法看到手指的躍動,有時則慢得有點滑稽;而Tureck亦具有知性,但不夠活潑。」Hewitt詮釋的巴哈樂曲以活潑、具生命力見稱,全因她將舞蹈的節奏滲入其中,「我本身也是舞者,學習跳舞已有20年,巴哈樂章本身亦帶有神奇的舞蹈節拍,造就我個人的風格。」Hewitt不刻意追求古鋼琴的聲音,反而運用鋼琴的特點作彌補,以琴音模擬人聲,「這點非常重要,彈任何作曲家的樂章,都以仿模人聲為目的,運用滑奏,一個重音然後一下輕音帶過去,效果就像唱歌。」說着她一手按琴鍵,一邊唱着示範。

■Hewitt手指動作輕柔,速度之快簡直不能想像。

罕見激情演出

首次聽AngelaHewitt的現場演繹,與CD簡直是判若兩人。第一晚演奏《平均律》上集,全長約兩個半小時。當晚演出的節奏明顯比平時要快,旋律中洋溢愉快氣氛,Hewitt臉上掛着陶醉的笑容。第二晚彈下集,比第一晚還要長20分鐘,當晚Hewitt更為投入,少了笑容多了肉緊表情,不時隨音樂口郁郁,而且動作甚大,在平時演出中難得一見。Antona表示Hewitt的現場演出相當驚喜,「音色變化豐富,充滿dynamic,完全感受到她琴音中的joyful,即使節奏較快,但脈搏依然衡常清晰,就像一個有教養的小女孩,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快樂亦不失儀態。」而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李名強教授也認為Hewitt技巧很好,「巴哈的樂章較為深奧,Hewitt的深度處理很好,色彩變化多,感覺自由而生活化,速度的銜接佳。」Hewitt亦曾表示每次演繹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在巡迴演出過後,會推出重新錄製的《平均律》大碟,就有機會再聽到她激昂的演繹。

■Hewitt的巴哈世界巡迴演奏會去年八月展開,曾到過美、加、意及英等25個國家,香港站後有北京,以上海站作結。

■Antona認為Hewitt的現場演繹比CD更多了一份romantic!

Antona心水推介
AngelaHewitt《BachTheWellTemperedClavier》$449

Antona說此碟乃鋼琴考生必備,因為AngelaHewitt風格不會偏離學院派,技法高超,運用鋼琴修飾功力深厚之餘,不失個人風格,清麗脫俗,為學院派所推崇。

EdwinFischer《BachTheWellTemperedClavier48Preludes&Fugues》$180

生於1886年的瑞士鋼琴大師,德奧派一代宗師,指法刻意忠於古鋼琴,聲調變化不大,亦絕少使用延長音等,技術高超,惟因錄製時代久遠,只有單聲道版本流傳。

RalphKirkpatrick《DasWohltemperierteClavier.Teil1》$120

生於1911年,是出色的鋼琴演奏家,同時致力研究古鋼琴的復興,除了《平均律》,也用古鋼琴演奏巴哈大部份樂章。要追溯原汁原味的古鋼琴風格,此碟不容錯過。

RosalynTureck《J.S.BachTheWell-TemperedClavier》$205(Book1)/$209(Book2)

二十世紀著名巴哈演奏家,03年逝世,是「鋼琴怪傑」GlennGould唯一承認受其影響的人,她的鋼琴演奏音色圓潤細緻,賦予樂章很高的靈性,是Antona的心水︰「Tureck的琴音有仙女的感覺,能把人帶進另一境界。」

SviatoslavRichter《BachDasWohltemperierteKlavier》$398

俄羅斯演奏家,97年逝世。風格上繼承了Tureck,琴音極為清純細膩,既像醇酒,又像清澈溪水。他晚年演奏必定會攜同樂譜,認為以睇譜的直覺才能演繹出作曲家的原意。

DanielBarenboim《BachTheWell-TemperedClavier.BookI&II》$388

當代天才鋼琴家、指揮家,最出色的巴哈演奏家之一,琴音富於靈性,音色晶瑩、圓渾,感情內斂而富意境,越聽越有味道。Antona認為他比Hewitt的鋼琴演奏大碟更富趣味與變化,推介悟性較高的學生聽。

GlennGould《BachTheWell-TemperedClavier》每隻$95,一套共六隻

1932年生於加拿大,有「鋼琴怪傑」之稱,風格極富個人色彩,一直為學院派垢病,但支持者則為他自由奔放的魅力所折服,演奏時極度投入,甚至不時隨音樂發出低吟。

GlennGould《BachGoldergVariations》$95

巴哈的《平均律》長達四個多小時,初聽者或覺吃力,Antona建議可從《GoldbergVariations》入手,篇幅較短,而且經常出現於電影配樂,如《別問我是誰》等。

香港唱片(22658299)
九龍塘又一城L1-02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