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在電視裏見到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提前回北京,在機場面對記者的時候,激動流下眼淚。後來,台南那個推張銘清倒地的民進黨議員,也對着鏡頭痛哭流涕。打人的和被打的,同聲一哭,蔚為奇觀。
張銘清遇襲倒地,應該表示憤怒。你們這班台南土民,強兇霸道,不講道理,動手動腳,太不文明,兩國交戰,不斬來使,老子我現在不過是趁着和諧的氣氛,來拜一拜孔廟,祭一祭孔子,你們這班土佬就不依不饒,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下次就沒那麼客氣了!
但是,張先生沒有表示憤怒,反而大表委屈,還說什麼不忍心看台灣警察為他一人奔波操勞。這話就不太真實,任誰都知道,大陸達官貴人出巡,必有警車為之操勞開路,「bibu,bibu」揚長而去。與之相比,台灣警察不過在身邊圍着走走,實在很小兒科。見慣大場面的人為此小兒科激動落淚,便有點說不過去。
台南那個「台獨議員」在鏡頭前痛哭流淚,否認自己動過手,也非常孬種。既然當時表演那麼激烈,男人老狗,做得出就要硬挺下去,哭個屁呀!
大陸和台灣雖政治環境不同,但兩岸人民有個共同的喜好,就是喜歡看人當眾流淚痛哭,比如看電視,只要有人在電視中一哭,觀眾情緒馬上就煽動起來,齊齊激動,經常哭成一片。
於是,電視台做現場節目,常常會預先問參加者:你會不會哭?最好在某某話題上,哭他一哭。訓練有素的參加者們,或明星名人,或政壇老手,到時到候,含淚一下,節目必定成功。真是萬般皆下品,唯有眼淚高。所以你就會見到,普通老百姓含淚,黨政要員含淚,相比之下,香港人要堅強的多。曾特首在立法會險險中蕉,情況那麼危急,眼中只有怨氣,而無淚光。就憑這一點,就體現了一國兩制。兩岸三地,還是香港男人靠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