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海嘯下,房委會也損手。截至本年3月底,房委會的投資錄得高達20億元虧損,今年的整體回報率下降至只有1.9%,較去年同期下跌4.2%。有公屋團體擔心,房委會投資虧損,可能導致兩年後再檢討公屋租金時,未必有減租空間。
四成半資金投放債券
房委會透過出售公屋及05年分拆領匯上市,坐擁600億元資金作建築開支及公屋營運補貼之用。據了解,房委會將其中的四成半,即270億元投放在環球債券市場;另外兩成半,即150億元購買環球股票;餘下三成,即180億元則為流動資金,原本預計投資每年可以獲得6%的回報。
但近日全球股市大瀉,房委會也損手收場,截至本年3月底,房委會的投資錄得高達20億元虧損。為免虧損進一步擴大,房委會的基金經理已將股票部份減持至只佔兩成,即120億元。
房委會財務小組主席黃遠輝承認,房委會的投資回報並不理想,預計今年的回報率不能達到預期的6%。但他強調,房委會的財政狀況依然穩健,金融海嘯前所未見,但一年之間的變動,不會影響建屋數量、維修計劃等房委會的工作,也不會影響長遠的建屋計劃。
房委會稍後與基金經理開會,檢討投資策略及房委會可承擔的風險。
房委會發言人解釋,房委會財政狀況仍然穩健,所訂每年6%的投資回報指標屬預測,實際收益要視乎市場情況。
資料顯示,現時房委會每年在公屋營運上的赤字達20億元,而為維持每年平均興建1.5萬個新公屋單位的目標,開支也需60億元。
恐影響公屋租金調整
公屋團體擔心,房委會投資虧損會影響兩年後公屋租金的調整進度,令租金的下調空間收窄。公屋聯會主席王坤促請房委會增加投資透明度,他擔心在香港家庭入息指數下降的情況下,房委會若未能按照法例減租,便會引發司法覆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