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含三聚氰胺的毒蛋殺入本港,毒蛋恐慌導致內地及外國蛋的銷情雙雙暴跌,有零售商減少購入內地蛋「止蝕」。有本港批發商透露,內地早於上月已懷疑雞蛋受三聚氰胺污染並展開抽查。港府則懷疑動物飼料是毒禍源頭,將會抽查所有肉類,甚至雞腎及豬腰等動物內臟。
本報記者昨到厚德街市視察,發現雞蛋銷情慘淡。「張記海味雞蛋」負責人張先生表示,內地及外國蛋的生意均暴跌一半,「啲客有心理作用,𠵱家唔會食住。我唔會減價,再減就冇得做。」他將減少購入內地蛋,以免存貨滯銷招致更大損失。
有學校醫院停用內地蛋
本港蛋商林文輝表示,毒蛋事件令個別學校及醫院停止使用內地蛋,要求供應商提供外國蛋。但一般食肆仍然慣於使用內地蛋製造麵包、西餅及蛋撻,「內地蛋比較杰,可以整西餅。外國蛋稀得滯,打唔起。」他預期內地蛋短期內會滯銷,一般雞蛋存貨可保留三至四個月。
蛋業商會理事長楊金炎稱,內地質檢總局上月下旬起,即毒奶風暴爆發10多天後,抽查內地雞蛋的三聚氰胺含量,推遲本港來貨日期,直至本月中才恢復正常。此後內地蛋進口時均附不含三聚氰胺的衞生證明。被驗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標的佳之選雞蛋的食用期限為前天,他估計這批貨上月中已進口。內地蛋的蛋味較濃及蛋黃較挺身,每箱的批發價約180元至200元,比美國蛋便宜一半。
叮囑業界了解食材來源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表示,港人每年吃16億隻蛋,即每人平均吃230隻,六成來自內地。當局希望未來一周化驗市面所有內地蛋。他又指,內地可能有動物飼料受三聚氰胺污染,將化驗肉類及動物內臟,包括雞腎及豬腰。本港許多動物內臟均在本地屠宰,當局暫未發現本港活家禽有不健康的情況。
周一嶽又指,現時經濟不景,食物下架及回收對食品商造成極大打擊,他叮囑業界認真了解食材的來源,包括所屬地區及農場。目前政府化驗所仍能應付需求,未來兩至三周拓闊化驗範圍後,會視乎情況增加化驗資源,長遠會考慮外判恒常化驗工作。
市民心聲
《續吃大陸蛋》
劉先生:「出事雞蛋嘅三聚氰胺含量好低,我唔覺得係問題,會繼續食大陸蛋。」
《促驗外國貨》
李小姐:「都驚大陸蛋有問題,會轉食外國蛋,不過外國嘅都可能有事,政府應盡快驗埋。」
《唔驚得咁多》
毛先生:「𠵱家冇樣嘢係安全,都唔驚得咁多。我食開新西蘭同美國蛋,會繼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