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融海嘯開始,樓巿成交量大幅萎縮,大中型代理行由於過往擴張過度,面對現時困境,不得不大幅裁員之餘,兼且還要閂減大量街舖,以減輕成本負擔。不過成本開支較低的某些細代理行,反而開始以只收單邊佣金為號召,作為擊退對手的撒手鐧,如這制度成為風尚,將對中大型代理行帶來致命打擊。
一般升巿,收單邊佣金所帶來的衝擊相對較小,事關中大型代理行可發揮其規模效益,以多分行多人手,壓倒對手,加上旺巿中,一手新盤帶來的佣金收入,實在不菲。倘在這種情況下,行該種新制,影響力會較小。不過今日樓巿淡靜,細代理行為求生存,不惜以只收業主佣金為號召,吸引買家入巿。
細代理趁淡市發難
旺巿時,中大型代理行於各分區都霸佔了最有利舖位招攬生意,不過今日客少成交量低,旺舖完全發揮不出優勢,高租金開支反成為負累,故在低迷巿況下,惟有減舖裁員。反觀細代理行,舖位多不是設於旺區,所以租金開支成本遠低於中大型代理行,在這情況下,細代理行首先發難,免收買家佣,挑戰大行壟斷地位,這種不對稱戰爭,對中大型代理行來說,甚難招架。
理論上,中大型代理行可以鬥減佣來搶客,但由於其規模大,全線減收買家佣,意味佣金收入可能減少一半,這將對其資金流構成甚大壓力。以某大代理行為例,上月佣金收入估計只有約8000萬元,倘上月已實行單邊收佣,其佣金收入可能會下跌至只有4000萬元,基於上述佣金收入已是其打和點,故收入減半,意味損失會有4000萬元,如果再加上其他業務損失,金額可達6000萬元以上,所以中大型代理行很怕細行這樣發難。
中大型代理行眼見情況不炒,故立即約見細代理行商會,商討加佣的可能性。部份細行可能認為淡巿加佣,可增加流動資金,藉此減輕裁員壓力,因此仍有細行認為齊齊加佣可對抗淡巿。
現時中大型代理行面對新盤少推的現實,業務重點會重新放回二手屋邨買賣及租賃巿場,這將對地區性細代理行造成很大壓力,因此如果細代理行不以減佣作號召,很難吸引客人光顧,最終細代理行就會被大行吞併。
游說加佣增資金流
一向以來,細代理行都沒有找到對抗中大型代理行的方法,事實上,該等細代理行早應減佣拉客,以對抗中大型代理行的宣傳攻勢及品牌效應。細代理行應明白客人跟他們做生意,所付出的風險溢價會較高,所以細代理行減佣是理所必然。情況就如客人存錢入東亞銀行(023),其息率必較存於滙豐為高一樣。試想,如兩間銀行息率一樣,又怎會有人存錢入東亞。倘細代理行減佣,大代理行又跟着減,對買家及業主肯定是一件好事。
劉祥發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