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創富:參考價低ELI具防守力

衍生創富:參考價低ELI具防守力

不少重磅股可能在調整市中波動性加劇,加上踏入第三季業績期,參與股票掛鈎投資(ELI)時亦可考慮強化防守力。就看漲ELI而言,其中一個方法是將參考價調至較低水平,期望可減低接貨風險。
以往參與看漲ELI時,市場一般會揀選參考價百分比在90%以上者,以換取較合理的潛在年息回報。惟近月踏入第三季業績期,掛鈎股份股價有機會因營運數據的消息而波動。這時候,若揀選較高的參考價水平,防守力未必足夠。
不難發現,看漲ELI市場近期多了一些參考價在90%以下的選擇,即意味着掛鈎股份到期日回落一成多,仍有機會不用接貨。參考價較低的ELI之掛鈎對象,不乏大型藍籌及國企股,假設以32至44天投資期者為例,潛在年息介乎10厘至逾20厘不等。

要平衡利息收入

但值得留意的是,對於投資期14至16日的ELI而言,因為它們的投資期極短,如參考價偏向保守,可能令年息水平以至實際利息金額相對不吸引。
以一隻44天期,參考價百分比85%的中國人壽(2628)ELI為例,年息29.25厘。假設投資額10萬元,投資初期國壽現貨價22元,即參考價為18.70元,反映到期日如國壽下跌逾15%,才有機會要接貨。
若到期日國壽收市價低於參考價而需要接貨,計及潛在年息回報部份,打和點為18.23元,即正股調整約17.1%才有可能出現賬面虧損,可見這類參考價較保守的ELI,在波動市中或有機會發揮較大防守力。

註:數據截至10月21日,以麥格理ELI產品為基準,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麥格理證券(亞洲)有限公司衍生工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