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其實是很好的學習工具。晚飯後,我們經常一家人圍着飯桌,一起動腦,一起玩遊戲,樂也融融。從玩小竹籤,配對到「LIFE」……一櫃子的玩具,帶給我們一家人一屋子的歡笑。
兒子愛玩拼圖和堆積木。從小我就給他很多結構思維和方位導向的訓練。偶然我還會跟他比賽。以前為了鼓勵他,我曾經故意輸給他。可是現在不用了,他方向感和堆砌的能力比我強,我還真的常常輸給他呢!
幼兒時期的小孩,幻想力最豐富。他們可以一下子幻想自己是警察,一下子幻想自己是廚師。可是,當小朋友學習基礎與準確度建立的同時,他們豐富的幻想力也開始慢慢流失。幻想力是創作的源泉,不能忽視。我和女兒喜歡玩一種遊戲──快速的觸摸眼前十樣不同的東西並同時說出它們的名稱,接着再去摸這十樣東西,可是嘴巴卻要說出不同的事物。比喻:摸椅子說天空,摸桌子說獅子。我女兒每一次都比我快。這是一個意識、潛意識與反應的訓練,越是成熟的人會反應得越慢。要腦袋保持青春,不妨試試!
龔慈恩,別名公仔,現職兩位寶貝公仔(一男一女)的媽媽及資訊節目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