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豐龍化石 必睇龍爪<br>保留出土原貌 像在地面跑動

祿豐龍化石 必睇龍爪
保留出土原貌 像在地面跑動

【本報訊】祿豐龍化石今日起於科學館免費永久展出,要欣賞這隻一億八千萬年前的物種,首要不是只顧複製的恐龍首尾部份,反而是保留出土原貌的恐龍爪,將牠死前一刻腳爪緊抓的一剎重現。而選擇周三前往最化算,因當天其他展館也會免費開放。 記者:翁煜雄

本港獲贈的祿豐龍化石是於去年6月於雲南祿豐縣發現,長7.8米,高2.2米,現已「遠嫁」到香港定居,「陪嫁」來港的世界恐龍谷展館部經理王濤說,它保存最為完整,全副骨骼是由300多塊真正骨骼化石所組成,可惜神龍不見首又不見尾,只好以石膏及樹脂等複製,但幾可亂真。
王濤提醒入場人士務必留意龍爪,因一般恐龍化石的腳爪是攤平,但技術人員卻保留祿豐龍四隻龍爪出土時原貌,「你會看到四隻爪都是緊緊抓着,就像在抓緊地面跑動或覓食中,這或許就是牠死亡前的動作。」恐龍下肢骨塊也以自然姿態融合,看來像活着般。

用閃光燈拍攝無問題

祿豐龍頭顱細小和頸長,前肢短小,後肢粗壯,能以兩腿直立行走,尾巴粗大,屬植食性恐龍,但銳利的指爪也可用來防禦敵人。
王濤說,祿豐出土的恐龍化石種屬分類眾多,有「世界恐龍之鄉」之稱,相信因它屬內陸盆地,氣候適合恐龍生長,中國第一具恐龍化石於1938年在祿豐縣出土,但該處卻從未發現恐龍蛋化石:「這永遠是一個謎。」
港人最愛拍照,王濤笑說,化石經過特別處理,參觀者以閃光燈拍攝也沒問題,但也應小心以免碰撞。其實展品外已圍起欄杆,科學館館長薛雯說,會有保安維持秩序,料參觀者眾最多可達每日三四千人,需要時會每15分鐘分批讓市民入場。
化石擺放在科學館入口展廳,旁邊有恐龍歷史簡介,毋須入場費,但要參觀其他展廳仍需付入場費25元,但市民大可選在周三參觀,因當日全館免費。參觀過後也可到地下精品部,內有不少恐龍精品供選購。

特稿:楚雄出土文物豐富

祿豐位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內,而楚雄彝族自治州位於雲貴高原西部,州內居住十多個少數民族,彝族約佔四分之一人口。楚雄州出土文物豐富,除擁有眾多恐龍化石,也有中國最早出現的人類生活遺存,今日起於毗鄰的歷史博物館免費舉行「魅力楚雄──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展」,展出兩顆170萬前年「元謀人」的門齒及用過的石器複製品,甚至較北京人及藍田人更早100萬年,是中國最早的直立人。有關化石均於1965年在元謀盆地發掘。
展覽於11月8日至30日移往香港文物探知館舉行。
本報記者

祿豐龍化石展

日期:即日至2009/04/29

地點:香港科學館大堂(化石於2009年5月移往地下生命廳)

時間:
周一、二、三及五(下午1時至晚上9時)
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0時至晚上9時)
逢周四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入場費:免費(其他展廳入場費25元,周三免費)

查詢: http://hk.science.museum

資料來源:康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