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海角七號》創下台灣本土電影的神話,首次執導的魏德聖原來曾想過放棄拍攝該片,首要原因就是資金,但他想到自己已40歲,首部電影未開拍就夭折,他會很不甘心,所以孭上1,200萬港元巨債也要賭一鋪!魏德聖現時放下心頭大石,還清了原本要還一輩子的債,成為億萬富豪。 撰文:懷鈺
台灣電影《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日前來港宣傳,接受本報記者專訪。該片在台灣票房已創下本土電影歷史神話,收4.34億新台幣(逾1億港元),他坦言對票房創下奇迹是完全預計不到。
準備還一輩子債
魏德聖說:「我五年前開始想,甚麼東西令那些投資人相信甚麼片會有市場,我有做過一些統計,主流電影跟非主流的市場,大概比例是8:2,好像《功夫》這部片來說,它在台灣的票房是3億新台幣(約7,000萬港元),那就是說它是一部完全主流電影,那台灣的電影就當是非主流電影。非主流的潛力就是6,000萬新台幣(約1,400萬港元),算它一半吧,那就是3,000萬新台幣(約700萬港元),就是代表我這部片子有3,000萬新台幣票房的可能。」
原來魏德聖曾經想過放棄,《海》片最初的拍攝預算是約3,200萬新台幣(約740萬港元),但一開始便沒有投資者願意投資,皆因戲中的主角都是在台灣沒甚名氣,他手上只籌得300萬新台幣(約70萬港元)。當時他心裏非常難過,因為再找不到更多資金,但很多演員都在等開工,如果不開拍,魏德聖覺得對不起他們,他說:「我40歲了,第一部片未開拍就夭折,我也對不起自己,我又已經花了差不多300萬的錢,如果不拍,我也要還一輩子;拍,要再找多3,000萬,300萬跟3,000萬對我來說都是要還一輩子。」
問到為何當初不選擇有名氣的演員演出該片?魏德聖說:「這部片裏有七個主要演員,如果用兩個男女主角有名氣的,其他角色一點功能都沒有,還有就是沒資金,所以亁脆決定全都不用,我在想,要怪就怪到底。還有就是當初試鏡的時候,他們七個的照片拼在一起,那一種力量多大,多強!」
角色選定了,魏德聖又要忙於籌錢,《海》片的拍攝費增加至5,200萬新台幣(約1,200萬港元),當中包括宣傳費,他說:「當時我一路拍,一路打給朋友借錢,我已經沒有家當,一塊錢也沒有,翻開電話簿,一個一個打過去,朋友沒有,就問朋友的朋友。」當然他現時已放下心頭大石,欠下的債也清還。
港人應放開胸襟
提到男主角范逸臣在片中甫開始就罵:「X你X的台北!」他演繹一個被城市放棄的角色,魏德聖笑言自己拍攝該片時也被城市放棄,范逸臣演出了他的心事,魏德聖更將自己熱愛電影的感情投射到七位主角身上。問他對《海》片在港上映有沒有信心?他說:「就是要看香港人可不可以放開心胸去體驗一下短短距離的台灣,真正台灣人的想法跟文化上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