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要求公司披露炒滙詳情

港交所要求公司披露炒滙詳情

【本報訊】中信泰富(267)炒燶外滙暴瀉,連鎖反應下,上市公司如沾手累計期權或外滙掉期等衍生工具,即成為掟貨目標。因應事件造成高危股股價異動,港交所(388)發言人表示,日內將發信予上市公司,指示如有進行累計期權及掉期外滙合約等衍生工具產品,須盡快公開披露詳情。
發言人強調,鑑於近期商品及外滙市場極度波動,上市公司若涉及買賣商品及外滙掉期等衍生合約,屬股價敏感消息,有責任向外界盡早披露。而繼中鐵(390)及中鐵建(1186)周三晚發出通告後,最少四間公司昨發出澄清通知。
里昂日前列舉的27隻高危股,昨淪為跌市重災,中鐵再挫7%。榜上有名的中國傳動(658)曾瀉39%,收市仍跌近三成。中傳動昨晚發通告,指除股份掉期外,並無訂立其他衍生合約;集團正與摩根士丹利就建議修訂股份掉期的條款進行協商,可要求對手以實物交收股份方式,替代現金結算。

新地和黃澄清無參與

中國建築(3311)昨一度挫兩成,午後發表通告,指未有參與貨幣利掉期合約及其他衍生工具合約後,股價跌幅收窄至2.6%。粵海(270)亦指未持有外滙掉期合約,不過截至上半年有64億元利率掉期合約,公允值虧損合共4852萬元。
另外,新地(016)及和黃(013)均澄清,沒有參與任何投機性衍生工具或結構性產品的交易。前者強調,只持有少量利率或貨幣掉期合約作為對冲,不會對集團帶來盈或虧。早前發盈警的華翔(1195)則補充,指衍生財務工具所產生的財務成本增加,亦是導致全年純利下跌的因素。
另外,中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指出,截至9月底,內地保險業未持有次級債券、兩房債等問題債券及衍生產品,也未持有QDII產品。海外投資中,除平保(2318)直接投資富通股權外,只有幾家大型保險公司持有極小量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