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效應 - 陶傑

槓桿效應 - 陶傑

情場如商場,許多男人就像雷曼的投資銀行,他們發行無數的愛情迷你債券,發明騙取你的終生幸福的衍生工具,只想你把寶貴的貞操信託給他。
他沒有完全騙你,他的銀行有用不完的精子,這是你被他迷惑的理由,更要命的是,他善用槓桿,每一夜,你把自己毫無保留地交給他,他的槓桿堅硬地起伏着,都為你帶來在別人身上未曾收穫過的巨大花紅。
所謂情聖,像投資銀行的CEO一樣,除了一身名牌的包裝,其實就靠裏頭的槓桿。
女人有兩個男朋友,一樣的英俊,都身高六呎,一個二十七歲,畢業於牛津法律系,一個二十八歲,擁有哈佛工商管理學位。兩個人的年薪連獎金都在一百萬美元左右,一個長得像湯告魯斯,另一個像畢比特,都向你求婚,該選哪一個?
最終是一條最原始的取捨標準:誰有本事在牀上令你更開心的,嫁那一個。
男人的槓桿效應,是天賦的服務本錢,對高潮派息的追索,女人身為客戶,也是當然的權利。不論銀行的大堂裝修得多豪華:雲石地板、法國的八爪水晶燈、意大利真皮沙發、門口阿差持鎗守衞,經理滿面笑容,彬彬有禮,三鞠躬五恭迎,但最後如果利息回報不吸引,甚或存款給他,他還要負利率,你也會扭頭就走。
但不。他向你guarantee十五厘,原來他是槓桿的能手。還記得《色,戒》裏的王佳芝嗎?她是修養斯文的大學女生,愛好戲劇的文化人,仇恨殘暴的日本鬼子,愛國熱誠,叫她當刺客,她成為漢奸的情婦,在行動的一刻變了節?
不是因為貪戀紅寶石戒指,答案在三場淋漓的牀戲裏:因為漢奸男友為她帶來前所未曾經歷的快慰,是男主角床上的槓桿效應,就那麼狠狠幾下子,抓着癢處,正中紅心,槓桿效應勝過千萬字愛國學術的銀行理論。
看不懂的人,大罵《色,戒》的牀戲有沒有必要如此之露骨色狂?了解人生的人,就會知道:女主角心理之異變,就在這個骨節眼上。在高潮之中,她選擇了毀滅,因此三場牀戲,一格也不能剪。
對待愛情,有時要把心一橫,女人要熱烈地擁抱槓桿;有時要突然清醒:咦,他沒有其他實力,只有槓桿。在每次派息的迷醉之後,他筋疲力盡,呼呼睡去,撫弄着他的肩膊,你就要想一想:他還濫發債券,他的手機有其他女人的號碼,他資不抵債,除了甜蜜的口舌,堅實的槓桿,他一無所有。這時候,果斷及早拋貨,離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