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債券違約風險新高

亞太債券違約風險新高

【本報綜合報道】環球經濟惡化,加上白俄羅斯跟隨冰島、巴基斯坦、匈牙利和烏克蘭等國家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尋求財政援助,令市場憂慮新興市場違約風險增加,令這些國家的借貸成本升至6年高位,亞太區債券違約風險更創新高。隨着外資撤離亞洲,南韓圜昨跌至10年低位,台幣和馬來西亞幣亦分別創17個月和兩年新低。
根據摩根大通的EMBI+指數,新興市場公債相對美國國庫券的息差,昨擴大25點子至8.27厘,是02年11月以來最高。另據CMADatavision資料,俄羅斯債券的違約保險成本急升1.3厘,至10.8厘的8年高位。

韓圜台幣齊插

亞太區債券違約風險創新高,花旗集團表示,澳洲信貸違約掉期(CDS)的MarkitiTraxx指數昨升60點子至360點子,巴克萊資本亦稱,日本CDS的MarkitiTraxx指數升22點子至250點子。摩根大通亦表示,MarkitiTraxxCrossover指數的CDS升17點子至808點子,是首次升越800點子。
分析師說,近期事件反映信貸危機已全球化,市場亦擔心阿根廷和巴基斯坦賴債,令違約風險激增。
新興市場貨幣(兌每美元)跟隨股市下滑,南韓圜在首爾收市跌3.4%,報1408.8,是1998年以來最低。市場憂慮台灣出口萎縮,拖累台幣一度跌1.3%,至33.48的17個月低位。馬幣亦曾挫1.2%,至3.5875的近兩年低位。印度盧比曾跌1.1%至49.86,墨西哥披索亦曾挫3.1%至14.3017,兩者均創歷史低位。巴西雷阿爾則受惠央行有意干預滙市的消息,一度漲1.8%至2.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