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戰隨筆<br>政治魅力來自群眾相信

選戰隨筆
政治魅力來自群眾相信

政治魅力很抽象。現場感受,你會明白,它不只來自政治領袖本身,也來自群眾。
第一次現場看奧巴馬演說,對聽慣香港「政治家」發言的記者來說,自然精神一振。流暢、有力、生動,甚麼時候提高聲線,甚麼時候停頓沉默,舉手投足,他完全駕輕就熟。最神奇是其實他要說的主題、陳述的論點,這些日子來不知已說過多少遍,就連講到改革醫療保障的政綱時,引用他媽媽當年患癌還要在病榻打電話跟保險公司理論的故事,也是「炒冷飯」。但在場的每個人,仍然聽得入神。年輕人雀躍,老人家感動。

大學生LeafElhai指出,人們愛將奧巴馬跟前總統甘迺廸相提並論。陳沛敏攝

22歲學生Jasmine(左)表示支持奧巴馬是認同他的理念。陳沛敏攝

相信他能領國家走出泥沼

我想,那是因為他們「相信」。在美國這個混亂迷失的時刻,他們需要能給國家帶來新希望、新改變的領袖,帶領他們走出現在的泥沼,無論是經濟、伊拉克或者醫療保障;他們認為,年輕的奧巴馬,就是那個「他」。
冷戰時期,43歲的甘迺廸戰勝尼克遜,成為美國第35任總統,除因為個人魅力,更因為他代表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甘迺廸在就職演說留下「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甚麼,而要問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甚麼。」(Asknotwhatyourcountrycandoforyou,askwhatyoucandoforyourcountry.)的名句,但「漫長的世界歷史中,只有少數世代有幸負起在最危急關頭時捍衞自由的使命」,可能更值得現在的奧巴馬參考。
記者:陳沛敏

Jacqueline第一次參加造勢集會,而她和男友已投票給奧巴馬。陳沛敏攝

全場年紀最小的奧巴馬支持者。陳沛敏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