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黨政治主導的年代,背棄本身政黨,支持敵對政黨候選人是絕無僅有的事,並可能成為政壇的棄兒,只能在政治曠野中殘喘。但自從政治變得越來越個人化,政黨再沒有壟斷政治資源及影響的能力後,不按政黨的指示辦事,挑戰本黨大老,甚至越界支持敵對政黨候選人也變得越來越沒有所謂。
曾經在二千年大選做過戈爾競選拍檔的參議員利伯曼(JoeLieberman)原本是民主黨人,自○六年開始跟民主黨疏遠,成為所謂「IndependentDemocrat」;今年大選更公開支持麥凱恩,還差一點成為麥凱恩的副總統候選人。
鮑威爾人氣勝兩候選人
不過,最矚目的倒戈行動還要數前國務卿鮑威爾力挺奧巴馬當總統,並公開表示會投他的一票。鮑威爾可說是共和黨政治明星甚至是美國政治明星中最討好的一個。根據RasmussenPoll今個月初的調查,對鮑威爾有好感的美國人高達八成,比兩位總統候選人奧巴馬(56%)及麥凱恩(49%)高一大截。較早前在民調則顯示,鮑威爾的支持對候選人帶來的正面影響比負面影響大得多。
即使撇開鮑威爾的超人氣,他的軍人背景,他跨政黨的號召力也足以左右大局。缺乏軍事背景,國安背景一直是奧巴馬的弱項,現職、退役軍人大部份傾向支持麥凱恩。
這一回鮑威爾支持奧巴馬,既可補奧巴馬的不足,又可以撬走麥凱恩的支持者,令選情對奧巴馬更有利,難怪不少美國傳媒認為鮑威爾倒戈變相判處了麥凱恩「死刑」。
更糟的是,麥凱恩陣營拿不出另一個類似的政治明星跟鮑威爾抗衡。總不成找名大於實的賴斯或自比為黑武士(DarthVader)的副總統切尼撐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