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助選人員給義工的信這樣寫:「這是一場要逐家逐戶去打的選戰。」香港的政黨敗選後,通常會自責地區工作做得不夠;經常去台灣觀摩人家選舉,又沒甚麼進益,其實他們下次可考慮到美國取經。今次大選,奧巴馬由開初不被看好,到現在氣勢如虹,固然有很多外在因素,但其選舉工程組織力之周密動員力之強大,實在令人沒話說。
安排居民支援及食宿
上屆曾為民主黨克里助選的義工說,今屆奧巴馬選舉辦給他們的選民資料更詳盡,各地義工協調性更佳;共和黨的地區組織力遠比他們遜色,除了因為奧巴馬籌得更多選舉經費,也因為民主黨傳統上已建立了龐大的基層網絡。
由於紐約差不多已是民主黨囊中物,選舉分部就組織義工,逢周末到選情較接近的其他州分拉票。當地的選舉分部又會安排居民支援,包括駕車接送,甚至安排食宿。
像記者採訪的這次拉票,紐約的義工之前在網上報名,抵達賓州後,當地社區的幾個家庭主婦駕車前來接載,其中Anna接了義工後還要去接女兒放學。生於共和黨家庭的她說,曾投票給喬治布殊,但國家給他搞成這樣,這次決定身體力行,出一分力。她把義工送到另一位太太的家中地庫,那裏有無限量食物供應,還是義工的臨時簡報室。
第一次做助選義工的Jill說,上屆大選她在念大學,以為選誰都沒所謂,現在才明白後果可大可小。Shanna和Eskedar就說,做義工是想參與歷史,因為今次將是美國一場歷史性選舉。
記者: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