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9月零售銷售下跌1.2%,跌幅近三年最大,其後的9月工業生產跌2.8%,更遠超預估的下跌0.8%。數據再度挑起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另外,褐皮書顯示,所有地區對經濟前景看法均悲觀。
聯邦儲備局主席伯南克又稱,落重藥穩定金融體系,最多只能確定不重演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不可對經濟迅速復蘇抱有太大期望。市場認為,伯南克的言論是為本月底減息大開方便之門。
拆倉較經濟更影響滙市
以上種種消息若在過往,任何一項均足以成為美元被沽售的因素,但今回美元卻能屹立不倒,背後原因自然是股市持續大跌,套息交易拆倉盤作怪。
今時今日的外滙市場,本身並無明朗方向,走勢由股市的表現所主導。日圓反覆走強,瑞郎未有追隨歐元和英鎊等歐幣下跌,皆因日圓與瑞郎是套息交易的種籽貨幣,在厭惡風險情緒高漲下,套息交易拆倉對滙市的影響明顯大於經濟基本因素。股市陰陽怪氣,瑞郎和日圓這兩大種籽貨幣現時的走勢亦欠明朗。
澳紐元仍有下跌空間
另一值得討論的板塊是商品貨幣。市場受衰退陰影籠罩,商品價格在預期需求減弱的心理下持續受壓,對澳洲、新西蘭甚至加拿大這些資源出口國的經濟打擊甚大,加上過去多年澳紐元均屬套息交易中受追捧的對象,如今盤勢逆轉,自然出現「升得高時跌得重」的現象。
大家若翻看澳元和紐元今次升浪的起步點,澳元於2001年於0.48美元附近見底,紐元在2000年尾跌至低於0.39美元後,橫行接近一年才回升,便不難明白下跌空間充裕、「低處可以更低」的道理,因此,縱使澳元和紐元自頂峯下調的幅度已不小,但在環球股市穩定下來,以及商品價格有見底迹象前,這些商品貨幣暫時仍不宜沾手。
滙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