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館用人奶做菜。」聽了這句話,你一定以為又在看中國新聞。
但這一次不是。
這家計劃推出「人奶菜譜」的餐館,在瑞士北部的溫特圖爾市。菜譜構思了一系列用人奶做的燉肉、湯和醬,每一道菜裏,至少要含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奶。
這道菜譜當然引起爭論,但餐廳老闆說,我們都是吃母親奶水長大的,為什麼不能將之做成佳餚呢?
為了將菜譜化為實物,這位老闆登廣告徵集人奶,每升人奶出價十歐元。
有趣的是,離瑞士大老遠的中國,現在也有許多人在徵求人奶。人奶不是用來做菜——雖然這個創舉早就有中國人做過,大約十年前,東北某地就有一家以供應人奶作招徠的餐館,但後來因為「太下流」而結業——人奶是用來餵「從小不是吃母親奶水長大」的孩子。
不看瑞士新聞,還真不知道遍地奶牛的地方,孩子居然還是喝母親奶水長大。反觀中國,孩子有幾個吃母親奶水長大?
中國孩子不吃母親奶水而吃三聚氰胺奶水長大,大概是因為今日中國母親的奶水不濟,母親不濟,惟有借助母牛,結果母牛也靠不住,最近才帶攜了一個古老的行業,大家爭聘奶媽。
目前中國奶媽十分渴市,瑞士那家餐館卻提供了靈感。瑞士人奶價格只有人民幣一百多元一升,可見那地方人奶跟牛奶一樣不值錢,且貨源充足。不如成立一家中介公司,專門到瑞士去請奶媽,歐洲奶媽,容量普遍比中國奶媽大,奶價那麼便宜,真是大件夾抵食。以現在中國奶媽月薪二萬計算,僱個瑞士奶媽,更加奶有所值,孩子從小喝洋奶,好過長大喝洋水,渾然天成,結實而不結石,那奶水,要比做在菜裏便宜成年人有意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