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人類可以從歷史中汲取教訓。九七年我做了一次大閘蟹,為甚麼現在我又是大閘蟹呢?想來想去都不明白。
下班後上三叔的家吃飯。三叔養老用的財產,藍籌股票、外幣和港元,各佔三分一。我問金融海嘯令他損失了多少,他哈哈笑道:「應該很慘重吧。」
「為何你還在笑?」我問。
「投資賠了本,」三叔回答:「是一項損失;若果我再為此傷心,豈不是雙重損失?我才不會那麼笨!」
我思索了好一會兒,才掌握他的邏輯。我追問:「你是否想說,輸錢愈多,便愈應快樂,那樣才划算?」
「對,對。」三叔喜見知音人。
「很難做得到啊!」我投訴。
「不難。」三叔道:「錢少了,生活便簡樸一點,在公園打太極、跟朋友聊天、去圖書館讀報……都不花錢。快樂的生活有多種模式,不一定需要高消費。」
我點頭同意。
三叔小時經歷戰亂,他常常說:「能吃能睡能走路,還有甚麼值得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