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小心車門 - 陶傑

請小心車門 - 陶傑

女子在九龍塘跳車軌自殺,馬上有「團體」呼籲,應該在火車月台加建欄柵。
每年有上億人次,只有一人跳月台,就要加建欄柵?這是要錢的,最終會加車費收回來。
怕這怕那,這要「加強預防」,那也要「採取措施」,一個嚕囌婆媽社會,凡事都要由政府照顧、保護、提醒,就會變成一個所謂「褓姆國家」(NannyState)。
香港早已淪為一個NannyState,因為政府那一副充滿善意的家長規勸,在到處氾濫:乘搭地下鐵,在金鐘站,當你一跳進車廂,就會聽到廣播的一個機械的女聲,像你家的老母提點你今夜去party要小心不要被男仔呃滾上牀一樣,有五大噪音:
一,車快開了,不知哪來的「嘟嘟嘟嘟」的關門示警。
二,「請小心車門」,以粵語、中國普通話、英文各述一次。
三,車快到下站了,「下一站,中環」,同樣以粵語、國語、英語各講一次。
四,車停下來,開門,「請小心月台間之空隙」,再以粵語、國語、英語再講一次。
五,「嘟嘟嘟嘟」,門又關上了。
兩站之間,地鐵車廂的廣播有好意不斷的各種提點。
「請小心車門」,乘客是成年人,小心車門,在一個成熟的社會,是小學三年級以下的家教基礎吧?「下一站,中環」?車廂裏靠頂處,有一排地鐵路線的指示燈,每個地鐵車站,牆壁上都有巨大的書法,寫着「中環」兩個字,乘客有眼睛,看得見的。
真的要照顧失明人士,用廣東話,低聲廣播一次,像日本東京的地鐵一樣就是極限了。不必用普通話,香港是粵人聚居之地,外江佬來到,該你學我們的母語。
這就是香港變成NannyState慢火煮蛙的過程了,煩不煩?深夜間開車過隧道,也有這一個冷冰冰的聲音,打斷你正在聆聽的莫扎特,愚蠢而粗暴地插進來:
一,「現在已經是單管雙行」:廢話,我看見前面迎頭而來的汽車燈了,如果是瞎子,很不平等地,是不會有駕駛執照的。
二,「請與前車保持距離」:也是廢話,當天考牌路試時,不懂這一條,怎樣及格?與前車保持距離,如果也要提醒,為什麼也不提醒「請握緊方向盤」,「請隨時留意倒後鏡」?
三,「多謝各位合作」:安全駕駛,不是要跟誰來「合作」,是為了自己的一條命。
NannyState這個概念,是英國議員麥理覺在六十年代提出的,政府時時要做褓姆,假設國民都是低智商的小童,不提點這樣,不規勸那樣,就會有人「投訴」。
你把一個國家的公民當白癡──「看見紅燈請停車」、「用廁後請沖廁」,這個國家的人口,必定漸漸變成一個真白癡的民族,四周的蠢人那麼多,因為一句廢話:請小心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