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趁明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60周年,特首將國民教育經費加碼至6,000萬元,將每年資助學生往內地交流的名額增加六倍至3.7萬個,並推出名為「薪火相傳」的平台力推國民教育。有立法會議員和人權組織質疑,現時的國民教育隱惡揚善,認為政府應趁明年「六四」20周年,在「薪火相傳」的平台教育年輕人包括「六四」、「文革」等重要中國歷史。
經費加碼至6000萬
施政報告昨日提出,明年會趁國家成立60周年,增撥資源至6,000萬元力推國民教育,包括將每年資助約5,000名中學生往內地學習及交流名額,擴大至3.7萬個,受資助範圍亦擴至初中和高小學生。曾蔭權又稱,政府將籌建名為「薪火相傳」的教育平台,讓國民教育工作更有策略和系統地推行。消息指,民政事務局會額外動用500萬元,明年大搞國民教育。
香港人權監察認為,真正的國民教育,應培養學生以獨立和批判思維認識國家民族,不應如現時般只向年輕人隱惡揚善。
人權教育經費大落後
該組織又指,政府08至09年度預留巨額公帑推動國民教育,人權教育經費卻散落不同政策局和委員會,經費數目亦遠遠比不上國民教育,質疑政府只想向年輕人推行「洗腦」式的思想灌輸。
社民連主席黃毓民批評,現時的國民教育只是「親共」教育,政府應利用「薪火相傳」平台教育年輕人關於「六四」、「文革」等中國歷史。
公民黨黨魁余若薇亦批評,政府稱要推廣國民教育,有民選立法會議員至今連回鄉證亦未能取回,促請政府應盡快向議員發還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