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FaceoftheAmericanEconomy"<br>08美國大選:MIT紙牌男繼續待業

"TheFaceoftheAmericanEconomy"
08美國大選:MIT紙牌男繼續待業

非常時期用極端手段,說的不是美國政府出招救市,而是失業的華爾街精英絕地一博。任職投資銀行的佩斯基(JoshuaPersky)去年聖誕後,成為次按風暴的犧牲者,加入失業大軍。四出求職卻處處碰壁,把心一橫,他索性掛上寫着「MITGRAD(麻省理工畢業)」的紙牌,站在紐約街頭派發履歷,竟又一夜成名。傳媒形容他是時代象徵,面試機會接踵而來,但金融海嘯下,新工仍未有着落。 美國直擊 記者陳沛敏

佩斯基說,失業前他在HoulihanLokey工作,年薪是「不俗的六位數字(美元)」,與妻兒住在紐約豪宅區,周末上館子,偶爾去巴哈馬度假。失業幾個月後,無法再負擔紐約的單位,老婆帶着兩個幾歲大的孩子回美國中部娘家居住,他就搬到紐約附近姊姊家中暫住,方便入城繼續找工作。他昨日又要見工,搭半小時火車到紐約市,順道接受訪問。

獲傳媒訪問途人讚勇敢

午飯時間的紐約商業區,熙來攘往都是上班族。穿着整齊深色西裝、全副華爾街「制服」的佩斯基看來跟他們沒有兩樣,只有他心裏明白其中分別。「原來星期一對上班和失業的人一樣,都是最難捱,因為你看着其他人重返工作崗位,可以生產,可以賺錢,自己心裏特別不好受。」
他失業後市場每下愈況,先是貝爾斯登爆煲,金融界職位競爭更激烈。6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他掛上寫着「經驗豐富 麻省理工畢業 待聘」還附有電話、電郵的紙牌,走到紐約第四大道與五十街交界的商業區,向途人派發自己的履歷,「起初我有點尷尬,但人們反應很好,讚我勇敢、有創意,說會為我祈禱,祝我早日找到工作。」他妻子的公關朋友建議他把創舉拍照連同資料寄到報館,「想不到星期三我已經世界知名。」
他一點也沒有誇張,首先是紐約小報,然後是CNN、CNBC、霍士電視台等全國網絡,跟着BBC形容他是“TheFaceoftheAmericanEconomy”;美聯社以“SignoftheTimes”為題報道他的故事。
各地的電郵、電話雪片飛來,有香港網友建議他到香港教英文;有中國網友提議他到內地發展,也有少部份是認真的面試機會。但誰也沒想到,貝爾斯登之後還有雷曼兄弟,百年老店一夜破產,政府撒手不救,觸發金融海嘯席捲全球,不少公司對聘任更是猶豫。

佩斯基說,曾經在科網泡沫爆破、911恐怖襲擊後轉工,但情況都沒有今次惡劣。陳沛敏攝

希望聖誕前可找到工作

佩斯基說,幾年前科網泡沫爆破和後來的911恐怖襲擊後,他都曾經被辭退,「但幾個月後已經找到更好的工作,今次卻不同,情況更惡劣。」但他秉承美國人的天真樂觀,「各國政府都正在避免全球陷入衰退,現在情況看來好像好一點,但困難時期未過,我們可能不用墮崖,但仍要在峭壁奮力向上爬。」他有信心,會在聖誕之前找到工作,「這次風暴我是最早失業的一群,希望也是最早找到工作的一群。」

普林斯頓大學很多學生支持奧巴馬,有學生更在校園貼上反對麥凱恩的餐牌標語。陳沛敏攝

選戰隨筆
告別享樂主義 樂觀抗海嘯

經濟下滑變相為奧巴馬助選,佩斯基的心聲說明一切。他去年支持麥凱恩,因為認同他的外交政策;現在自己生計無着落,麥凱恩的經濟政綱看來較弱,奧巴馬優勝一點,而且較多關顧中產階級,所以決定轉軚。他還說出一個有趣原因:「我希望奧巴馬當選會改變世界對美國的印象,之前因為伊拉克問題,全世界都討厭美國,現在又因華爾街歸咎我們,我們需要好一點的公關。」
兩黨候選人指摘華爾街貪婪是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佩斯基一派紐約人的見怪不怪:「紐約以外的美國人一直都對華爾街持懷疑態度。」他認為可以怪責華爾街,也可以怪責政府,很多人都應負上一點責任,包括沒有還款能力卻過度借貸買樓的業主。
49歲的佩斯基相信,經此一役,美國人可能會有些根本的改變,「上一代在戰後經歷的主要是經濟增長,到這一代,我們不大儲蓄,追求生活享受,買iPhone、去度假。但我現在會想,上一代人會計劃退休,我們這一代可能不會。」
1990年代末科網股泡沫還未爆破時,他任職通訊公司,那些認股權本夠他幾年後退休。但他有美國人的正面樂觀:「我的外父經歷過大蕭條,他說那時候派報紙、掘坑渠,就這樣熬過來。」
記者 陳沛敏

美國直擊
記者陳沛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