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威鳴:分工精細 與時並進 - 丘建威

不平威鳴:分工精細 與時並進 - 丘建威

上周中天水圍飛馬對南華的甲組聯賽,成為了近期本地球壇熱話。之前,已經有好一段日子沒聽到朋友在賽前個多星期,已經醞釀着進場觀賞賽事的心情;證明了在香港搞足球,地區化是有作為的,但感覺上將區域劃分新界如上水、荃灣、元朗等會更容易引起共鳴感,較諸在市區如尖沙嘴、銅鑼灣等更為親切。
除賽前令人萬分期待,意想不到是賽後也極具話題性。天水圍由贏變輸,揭示了本地足球架構不足之處;雖九成九注定他們將要全失3分,但可喜的是,錯誤並非發生在關鍵場次,而球員在賽後都極力維護教練列卡度,反映到球隊的團結性及士氣都良佳,故在剛過去的周日,天水圍球員能夠重拾心情,大破屯門普高。

人手萎縮 兼顧太多

要論今次換人疏忽的責任問題真是難以說清。其實不單止是本地球壇,在幾年前,西甲球隊桑坦德都有過類似的事例。當年桑坦德重用如班拿約等以色列兵,結果出現派多過3名非歐盟球員上陣事件。反之,這些事鮮有在大球會身上發生,因大球會在人力資源方面定必有更好規模,譬如阿仙奴,除領隊雲格之外,其教練團班底多達13人。
回想全盛時期的南華會,管理層除了有領隊、教練、助教、門將訓練員的基本崗位之外,還有名謂「管理」的同事,他們負責照顧球員裝備上的細節,有時更會為球員烹調豐富又美味的麥片作早餐!
對比現在,「管理」的角色已成歷史,而球會在人手方面則越見萎縮,每個崗位所要兼顧的職務實在太多;當然,這些錯漏球隊管理層責無旁貸。希望藉在今次事件,能喚醒大家能夠認真對待將本地足球制度化的事宜,將工作分得更清晰精細,這樣香港足球才能與時並進。
丘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