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加至千元 但要審查資產<br>生果金縮骨 剝削長者

表面加至千元 但要審查資產
生果金縮骨 剝削長者

【本報訊】政黨近年一致呼籲增加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以彰顯敬老精神及為貧窮長者紓困。行政長官曾蔭權卻在施政報告辣手摧「金」,提出以每月1,000元、需接受資產審查的「長者生活援助」,取代推行了35年、70歲或以上長者「人人有份」的敬老生果金。現正領取生果金的長者不受影響。各界炮轟曾蔭權「縮骨」、剝削長者;議員警告會在致謝動議投反對票,甚至提司法覆核挑戰政府。 記者:雷子樂 陳沛冰 張文傑

曾蔭權在施政報告表示,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有需要考慮引入某種形式的入息或資產審查。他在記者會上保證,政府投放於老人的投資及福利將每年遞增。政府消息人士指,生果金敬老的概念,將轉變成為有需要長者提供補貼的援助金。基於人口老化、資源有限,有需要考慮引入資產審查,以善用公帑。
消息指,其中一個方案,是根據現時65歲至69歲長者申領每月625元普通高齡津貼的資產限額,即單身人士不逾16.9萬元、夫婦不逾25.4萬元。現正領取生果金的長者不受影響,正申領的生果金甚至可「跟大隊」調升至1,000元。不過,資產審查政策生效後才滿70歲的長者,家財超額就不能取得一分一毫。新措施料今年底有定案,屬行政措施,毋須立法,但要立法會財委會撥款通過。

預料今年底定案

現時有47.5萬名70歲或以上長者領取每月705元的高額高齡津貼,佔全港同年紀人數約一半。65歲至69歲長者當中,有6.8萬人經資產審查後領取普通高齡津貼。消息指,引入資產審查後,政府在有關方面的開支會比現時少。07至08年,政府在生果金上的支出約為39億元,若增至每月1,000元,估計到2014至2015年,有關開支會達每年64億元。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周永新教授去年向政府建議保留敬老的生果金,再另設有資產審查、每月1,200元的長者生活援助。他狠批曾蔭權昨日的建議「偷天換日」,借勢取消生果金,又「諗縮數」將生活補貼減到1,000元。他估計引入資產審查後只得約10萬名長者受惠。

曾蔭權在記者會上保證投放於老人的資源不會減少,但指資源有限需善用公帑。
黃建通攝

特首擬為生果金引入資產審查,被指違反生果金原意。

何喜華斥「賤格」

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直斥政府「賤格」剝削長者福利權,警告政府一旦推行資產審查,會提司法覆核。民主黨成員黃成智批評,政府引入資產審查猶如給長者「二等綜援」,「真係好無恥」。
民建聯主席譚耀宗考慮在致謝動議加入要求政府增加生果金至1,000元且不設資產審查的修訂。立會社福界代表張國柱批評曾蔭權騎劫生果金,「有審查嘅生果金就唔係生果金,違反咗生果金原意。」社民連表明一定投票否決致謝動議。
何喜華翻查檔案後表示,政府在1973年4月推出「老弱傷殘津貼」(即後來俗稱的生果金),75歲或以上或嚴重傷殘者「不論入息皆可受惠」。73年的《香港福利白皮書》指出,該津貼原意是讓一些不合資格領公援,但有相當需要的人士提供協助,證明生果金的原意,根本就是一個毋須入息審查的第二安全網。

不少老人家靠拾荒賺點儲蓄,日後隨時失去領取生果金的機會。黃冠華攝

施政報告對幫助弱勢社群的着墨不多,反而提出變相取消生果金。資料圖片

施政報告改革生果金建議

-普通高齡津貼(65至69歲)-
現時:每月625元(需接受資產審查*)
將來(改稱「長者生活援助」):提升至1,000元,但要接受資產審查(或參照現時69歲以下申領生果金做法;現已領取生果金人士不受影響)

-高額高齡津貼(70歲以上)-
現時:每月705元(毋須審查)
將來(改稱「長者生活援助」):提升至1,000元,但要接受資產審查(或參照現時69歲以下申領生果金做法;現已領取生果金人士不受影響)

*單身人士資產上限為16.9萬元,月入5,910元;夫婦資產限額25.4萬元,月入9,740元

特稿:擁20萬元 只敢日花20元

凌晨4時,69歲的鄭婆婆拿着拾荒得來的舊衣物到深水埗天光墟擺賣。下午烈日當空,她拖着重重的廢紙變賣。鄭婆婆只靠逾20萬元「老本」過活,她一直期待明年5月年滿70歲時,可領取705元高額高齡津貼(生果金)。但昨日特首說日後領生果金可能要接受入息審查,鄭婆婆說:「真係冇晒心機,曾蔭權對老人家好唔公平!」
鄭婆婆有六名兒女,但沒給她家用。她怕坐食山空,每日只花約20元買三餐餸,每星期只煲一次湯。她的回鄉證今年到期,400元的續期費令她「肉痛」。「如果有多700幾蚊畀我,我真係好心足啦!」鄭婆婆希望政府不要推行入息審查,令她可以活得輕鬆一點,安享晚年。
65歲的陸婆婆退休前做信差,大半生貢獻社會。她的儲蓄超過17萬元,現未能通過入息審查,領取普通高齡津貼。兒子每月給她4,000元,只剛剛夠用。「一心諗住70歲後就攞到,𠵱家又話要審查,好多老人家都好唔開心。」

65歲的陸婆婆,靠畢生儲得逾17萬元積蓄養老,一心等待年滿70歲時可取得705元生果金幫補生計,如今隨時好夢成空。

「破壞敬老嘅精神」

香港大學社工系教授周永新今年已61歲,九年後他年屆70歲,將坐擁一筆豐厚的退休金,但他一直希望領取生果金。他昨笑說:「𠵱家睇怕要打定輸數。」他認為「呢筆錢有敬老嘅意義,係香港政府少有嘅德政,唔應該引入入息審查,破壞敬老嘅精神。」
本報記者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對領取生果金須符合入息審查有何意見?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