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擬商用 團體憂變富人特區<br>虎豹別墅活化作酒窖

歷史建築擬商用 團體憂變富人特區
虎豹別墅活化作酒窖

【本報訊】滿載香港人集體回憶的虎豹別墅,荒廢七年後有望重見天日。施政報告建議,將這座二級歷史建築物定作商業發展,重新活化為貯存千萬元紅酒、全港第二個地下酒窖。惟會否向公眾開放未有定案,昔日聞名於世的「十八層地獄」壁畫大有機會繼續封箱。保育團體擔心活化後的虎豹別墅變成有錢人專用地方,市民無緣入內參觀。 記者:黃偉駿 馮永堅

施政報告昨日花了不少篇幅重提政府推動本港葡萄酒業務發展的措施,多數是舊瓶新酒,較為新穎是建議將有73年歷史的虎豹別墅,用作葡萄酒業務的商業用途,明年初邀請有興趣人士或機構提交意向書。

唯一地下酒窖爆滿

政府消息稱,葡萄酒業近年在本港發展迅速,以去年3月至7月入口的葡萄酒總值為例,只有5.81億港元,但今年同期激增至11.35億港元,故有需要增加本港貯酒地方。虎豹別墅正好有一個地窖,加上附近環境優美,很適合發展成為名酒酒窖,但日後不一定開放給公眾參觀。
虎豹別墅的萬金油花園當年被長實夷平後,花園內的「十八層地獄」壁畫及部份猛獸擺設,連同別墅內的家具全部被政府工人搬走另行存放,不見天日。不過,政府消息人士指,虎豹別墅日後即使成功轉型,也未必會重新擺放這些壁畫及擺設出來供外界參觀,「有啲需要修葺,有啲又未必夾將來嘅佈置。」會否向日後的營運者提供維修津貼等則未有定案。
現時全港只有一個地下酒窖,位於港島壽臣山的CrownWineCellar,由同是歷史建築的前英軍軍火庫改建而成,存放了2萬箱名酒,已告爆滿,但因本港缺乏大型地窖,需另覓工廠大廈改建為人工地下酒窖貯存佳釀。
該酒窖創辦人之一GregoryDe'eb向本報表示,頂級的名酒佳釀必須存放於地窖,而且不能使用空調,只能倚靠地窖又冷又濕的環境;雖然花數百萬元已可將廠廈改建為人工地下酒窖,但始終有所不及。現時本港有多達20萬箱名酒要被迫貯放於英國、法國等海外地下酒窖,反映本港對地下酒窖的需求殷切。
De'eb表示,將歷史建築活化成酒窖是理想做法,雖然改建成本很高,以他的酒窖為例,花了近4,000萬港元,但絕對值得,「可以令這些歷史建築有價值地保存下來。」他表示虎豹別墅即使成為了酒窖,也不一定跟公眾緣慳一面,「我們現時也經常招待一些學生與非牟利團體免費參觀。」他說待政府正式公佈虎豹別墅項目後,將遞交意向書競投。

現時全港唯一的地下酒窖,是位於港島壽臣山的CrownWineCellar,存放了兩萬箱名酒,已告爆滿。資料圖片

要求開放公眾參觀

保育團體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表示,不反對政府擬將虎豹別墅轉作商業用途,但指出虎豹別墅與萬金油花園過往一直是免費開放給公眾人士參觀,所以日後即使轉型也應該要免費開放。他擔心虎豹別墅一旦變成名酒酒窖,會變相成為有錢人專用地方,「要競投名酒或者存放名酒先有資格入去。」

曾蔭權施政報告中,花了不少篇幅重提政府推動本港葡萄酒業務發展的措施。資料圖片

蘋果資訊:重門深鎖已七年

建於1935年的虎豹別墅與萬金油花園,原是南洋已故富商胡文虎斥資1,600萬元建成的私人大宅,取名「虎豹」是代表他與其弟胡文豹。
大宅庭園是典型的中式設計,最為人熟悉是大宅內的虎塔與十八層地獄壁畫。當年胡氏家族決定與民同樂,開放花園給公眾參觀,成為少數對外開放的私人大宅庭園。

胡仙與家人續變賣

不過,自從胡文虎逝世後,其女兒胡仙與家人將大宅與花園陸續「斬件」變賣,並於2000年將餘下的整個地段以1億元低價賣給長實。當時長實主席李嘉誠沒有打算保留港人的集體回憶,擬將整個花園與建築物夷平,興建豪宅「名門」圖利。
不過,港府隨即出手跟長實討價還價,經過連番拉鋸,最終於01年雙方達成協議,港府答應減少長實就該地盤的補地價金額,條件是長實交出虎豹別墅的業權,但萬金油花園始終難逃一劫,被夷為平地興建成現時的名門。
剩下的虎豹別墅與少許內花園,面積約2萬平方呎,交由古物古蹟辦事處管理。當時港府傾向盡早將上址對外開放,惟兜兜轉轉,虎豹別墅過去七年一直重門深鎖,年輕一輩對它已經陌生。

建於1935年的虎豹別墅滿載港人集體回憶,圖為1998年時別墅開放予市民參觀。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對虎豹別墅改用途作酒窖有何意見?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