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黑瞎子島的主權交接儀式昨日舉行,有不諳歷史的網民以為同香港、澳門回歸一樣,是值得慶祝的事件,因而責怪中央電視台沒有直播「以體現我們的強大」。但清醒的網民多的是,就算不翻查歷史,單從中國外交部僅派出前駐匈牙利大使趙希廸主持交接,就可以查覺,北京當局有多低調、多心虛。
一說起賣國,人們自然會想到「擅長」以割地賠款求和的清政府。但有學者統計,中共建政後確認割讓的國土超過18萬平方公里,不同於清政府屈服於洋槍洋炮,中共多是為巴結鄰國而主動放棄有爭議的領土,或者像放棄被侵佔的半個黑瞎子島一樣,承認鄰國的佔有。
默認印度佔領藏南國土
以領土換友好,是中共一以貫之的思路,從毛澤東、周恩來,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莫不如此:為了中緬(緬甸)友好,可以讓出江心坡7萬平方公里;為了中印(印度)友好,可以默認印度對藏南9萬平方公里的佔領;為了中蘇(前蘇聯)友好,可以讓出江東64屯的3,000平方公里。而為了抗印、抗蘇,又可以向巴基斯坦、阿富汗讓出克什米爾和帕米爾的土地;為了中日友好,也可以在東海問題上大讓步。
中國收回半個黑瞎子島,相比於本月初中塔(塔吉克斯坦)邊界勘定協議的讓步還算是少的。中塔兩國有爭議的國土為2.8萬平方公里,根據新協議,劃歸中國的僅有1,000平公里,只佔3.5%。
中共僱用的網絡寫手,為中塔邊界協議及黑瞎子島協議所作的辯解集中在兩點:一是清朝割讓出去的土地,除了戰爭手段,無法回歸,而發動戰爭是不現實的;二是邊界勘定早日完成,有助建立睦鄰友好關係、共同開發發展。
但是,令人懷疑的是:真的有必要以新的契約去確認被割讓出去的土地才能換取和平、換取共同開發嗎?真的不能等待子孫後代去解決嗎?這是為了國家的和平,還是為了中共政權的穩定?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