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沒有大行的日子 - 劉祥發

樓市風雲:沒有大行的日子 - 劉祥發

金融海嘯下,全球經濟出現急遽改變,香港作為一個開放型的經濟體系,難免會被波及。
各行業中,地產相關行業受影響會最大,因此地產股股價跌完可以再跌,地產代理裁員之後可以再裁,不過誰是最後生還者,現在尚是未知之數。
地產股跌,已不需要再爭論,不過現時不少地產股都有收租物業作後盾,以提供現金流作為日常經常性開支之用,以新鴻基地產(016)為例,其收租物業組合可為集團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因此該公司就算今年的賣樓收益一般,但其業績不致過於難看。至於地產代理而言,代理業相關股份的股價,已可以用極度低殘來形容,不過正如先前所說,價位殘完後不等於不可再跌。

代理面臨生死存亡

雖然代理行高層多否定公司收縮,說這是自然流失,但熟識行業運作的人都會明白,代理行業已面臨生死存亡階段。如果是這樣,究竟大中細行中,誰可以留下,這倒是一個挺有趣的問題。傳統智慧會這樣想,越強會更強,故在金融海嘯下,被叮出局的應是中小型行,至於大行就是最後贏家。
有這種想法的,應佔最大多數,不過確實情況可能會相反,何解?因為現時金融海嘯正演變成黑洞,當黑洞形成,其超強的吸力,吞噬一切巨大的物體後,會將之壓碎變成碎片。因此如果這次只是風暴,能留下來的必定是大行,不過這次海嘯已演變成黑洞,所以它先會吞噬中型行,情況就如美國的投資銀行中,最先消失的是不大不小的貝爾斯登,然後是中大型行美林,跟着是雷曼兄弟,最後連最大的摩根史丹利及高盛,都失去投行的身份。至於細行,就有如碎片,所以黑洞的吸力對其影響力相對較小。
以此推論,今年底至明年第一季,中型代理行會先消失;明年第四季後,大型代理行,也有倒閉危機。因此明年今日,可能剩下來的,就是那些小型地區代理。情況就如在海外分行不多的日本野村證券,現時可反過來收購雷曼兄弟的剩餘資產一樣。今年中前,任誰也不會提出類似的說法,膽敢作這種預測者,也會被譏笑成魔鬼化身、折翼的天使。

壟斷不再細行抬頭

以生物學歷史為例,恐龍曾被認為超大超強,但一顆巨大殞石撞擊地球之後,引來長時間天氣突變,最後有過億年歷史的巨無霸,率先倒下,反而小如曱甴,竟至今可以屹立不倒。因此大家有心理準備,沒有中大型代理行的年代即將到臨,屆時再沒有寡頭壟斷,各行之間為求殺出重圍,會出現爭相減佣的情況,所以消費者有福了。此後,那些所謂跌到你迷信的如此這般言論,再也不能成為巿場上指點走勢的指標。

劉祥發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