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引述行業消息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已向國務院提交一籃子房地產鬆綁建議方案,包括取消第二套住房限制、減轉讓房產營業稅,及延長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還款期限等,預計中央最快可於下月公佈新政。
杭州市率先自救
不過,再有內地城市先行自救持續低迷的樓市,杭州市政府前日在網站公佈了被外界解讀為24條救市措施的《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杭州市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一系列自救優惠政策,主要包括對購買10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房產買房者,可辦理杭州市戶口;放寬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額度由50萬元提高到60萬元;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職工購買商品房首付款比例由30%降低至20%;實行購買商品房契稅、印花稅補貼;實行存量房交易稅收補貼等。對於房地產商來說,自救政策有助紓緩他們財政壓力,因為房地產商繳交的企業所得稅可按下限預徵,及放寬新出讓土地價付款期限及比例。
在杭州擁有發展項目的眾安(672)馬上發通告支持政策,並指對公司有利,同在杭州有不少地產項目的綠地(3900)則未表態。但近日屢傳中央擬鬆綁樓市,部份內房股股價昨繼續隨大市急升,中國海外(688)漲12.9%至9.6港元;新世界中國(917)及富力地產(2777)分別升19%及16%;華潤置地(1109)及遠洋地產(3377)齊升逾11%。
對於省市的自我拯救行動,中央暫不聞不問理由,從發改委宏觀研究所經濟研究室報告可知一二,報告指年初至今主要城市房價下跌與成交量萎縮並非短期現象,這預示房地產市場轉入中期調整期,調整有可能持續兩至三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