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銀魚襲江蘇<br>質感如橡膠 可致癌

甲醛銀魚襲江蘇
質感如橡膠 可致癌

內地有毒食品越揭越多,繼發現多個省市的奶製品內含可致腎結石的三聚氰胺後,江蘇無錫、蘇州等地最近也接連發現甲醛超標的銀魚,質感猶如橡膠;此外,從大陸山東出口到台灣台中的冷凍章魚燒,亦懷疑含有三聚氰胺。蘇州則出現用硫磺熏蒸的桂花。

無錫市民楊先生近日發現,其所購銀魚炒熟後韌性十足,嚼如橡膠,用手竟難以扯斷,外表可清晰撥出一層皮狀物,疑為假銀魚。無錫市農林局漁政處亦發現,這類「橡膠銀魚」已在蘇州、無錫等地出現,其中無錫新區長江綠島農貿市場所售太湖銀魚,更檢測出大量甲醛成份。

江蘇名菜太湖銀魚。

工作人員正檢查銀魚的成長狀況。

蘇州桂花被硫磺熏蒸

無錫市農林局漁政處處長張憲中稱,不法商販在極難保鮮的水產品中添加甲醛已成「慣例」。這種能蛻皮的銀魚,是商販為了防腐保鮮,將銀魚經高濃度甲醛溶液浸泡,加上放置時間過久所致。甲醛已被世界衞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長期食用含有甲醛的食品,將危害人體健康。
除了有毒銀魚,蘇州亦出現用硫磺熏蒸的桂花。盛產桂花的蘇州吳中區光福鎮,採摘、加工桂花是一項傳統產業,這裏出產的糖桂花馳名中外,很多外地人來到當地大批收購桂花。不法商人為了增加桂花的色澤,竟在加工過程中使用大量的硫磺。
一些花農擔心,若這些毒桂花被用作食物香料或製酒,後果將不堪設想。專家稱,食用硫磺加工的食品,可對食用者的腸、胃產生腐蝕,長此以往還會致癌。
而繼奶製品被檢出含三聚氰胺後,日本貿易公司從福建進口的冷凍章魚燒驗出含三聚氰胺。台灣衞生署追查高雄縣一家貿易商也曾進口山東省製造章魚燒,然後賣給台中縣大肚鄉業者。雖貨源不同,但為謹慎起見,台中縣衞生局昨已派員封存賣剩的17箱冷凍章魚燒,至於是否含三聚氰胺,檢驗報告將於後日出爐。
中國新聞網/台灣《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