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包宴」推高風險<br>銀行界擔心境外存款記入本港賬下

「全包宴」推高風險
銀行界擔心境外存款記入本港賬下

【本報訊】面對世紀金融危機,存戶普遍歡迎政府作出100%存款保障。儘管背後彈藥來自納稅人口袋的外滙基金,但目前風高浪急,政府採納低風險的擔保機制,讓存戶承擔零風險,權衡利弊後,預料公眾支持聲仍佔上風。
不過,數名不願具名的銀行界主管表示,本港是區內不少外資行樞紐,資金及存款均在本地分行或註冊認可機構記賬,當局提供的「全包宴」,會否同時為他人作嫁衣裳,吸引更多未有全面擔保地區的非本港居民境外存款,紛紛記入本港賬下,令本港受保存款額越滾越大,變相令外滙基金擔保的風險亦推高,仍待觀察。

王冬勝指方向正確

滙豐銀行執行董事王冬勝接受訪問時表示,當局推出有關措施方向正確,是未雨綢繆做法,由於外國央行已先後提供有關保障,此舉可避免資金出現跨境轉移,他相信本港銀行體系鞏固,提供擔保的外滙基金不會因而增加額外風險。
渣打銀行(香港)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丕正亦說,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很多地區都是「出事」後,才推出補救方案,他相信在目前全球市場均「打信心一仗」的關鍵形勢下,當局推出的預防措施,有助提高公眾對銀行及金融體系信心,政府要付出的風險成本亦相對「很低」。

銀行體系基調穩定

政府公佈穩定銀行體系措施後,滙豐晚上發表聲明,歡迎政府及金管局全面保障客戶存款的安排。不過,在當局仍未宣佈100%存保措施前,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霍嘉治昨午約4時在一公開場合表示,本港銀行體系基調穩健,資本充足,目前毋須提高存款保障。他指海外國家陸續提高存款保障,主要由於公眾對銀行體系失去信心,惟本港未出現有關情況。
他表示,提高存款保障上限有其成本,若保額增加,成本將轉嫁予客戶及股東。至於早前東亞銀行擠提事件,他認為是受謠言影響,相信東亞財政狀況穩健。

100%存款保障利弊

《好處》
‧增強存戶及投資者對金融體系的信心
‧提高金融體系的穩健情況
‧避免資金出現跨境轉移

《弊處》
‧外滙基金直接承受銀行經營的風險
‧港元若受衝擊,影響市場對聯繫滙率的信心
‧政府使錢的能力有機會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