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萬億注資銀行<br>擔保債券 鼓勵借貸

美2萬億注資銀行
擔保債券 鼓勵借貸

【本報綜合報道】為免金融海嘯禍害宏觀經濟,各國陸續推出大規模救市措施,繼英法德三國注資銀行後,美國財政部亦宣佈動用2500億美元(約1.95萬億港元)向銀行注資,並率先購入花旗集團、美國銀行及高盛等九家銀行的優先股及認股證;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除為銀行發債提供三年擔保,亦撤銷無息戶口的存保上限,冀能恢復市場的流動性,鼓勵銀行回復正常借貸。

美國總統布殊表示,政府注資金融機構不是為了干預自由市場,而是保護自由市場,這是為保證美國金融體系繼續運作而必須推出的措施,相信新措施有助解凍拆借市場,創造就業及促進經濟增長。

布殊:保護市場非干預

政部會從早前的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中,動用其中2500億美元購買銀行優先股,每家銀行上限250億美元或不多於3%加權風險資產,頭五年享有5厘利息,之後更會增至9厘,惟股份沒有投票權;並同時購入等同優先股面值15%的認股證,讓納稅人可從股市回穩中得益。
財長保爾森表示,容許企業及消費者無法獲得融資是不能接受的,為免美國人對經濟失去信心,今日的行動不是想做而是必須做,必須重建市場對金融體系的信心。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稱,金融市場眼前的挑戰非常艱巨,惟相信政府推出的措施可助經濟戰勝逆境,重拾增長動力。
政府昨率先買入花旗、美銀、美林、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富國、紐約美隆及道富九大行股份,餘下資金則會注資中小型銀行及存款機構,獲政府注資銀行的行政人員薪酬須獲政府監管,令往昔的巨額花紅薪酬合約絕迹。
措施除注資外,還包括FDIC向銀行新發行的高級無擔保債券提供三年擔保,以鼓勵銀行借貸,從而令幾乎停頓的拆借市場回復流動性,並會暫時撤銷無息存款及支薪戶口的存款保障上限,以加強市場對存款保障的信心。對上一次FDIC在救市方案中擁有極大權力要追溯至80年代的儲蓄及貸款危機。

撤支薪戶口存保上限

分析員對政府的新救市措施反應正面,但質疑保爾森為何那麼遲才推出向銀行注資的方案。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指,保爾森最初強烈反對,皆因他擔心此舉會造成標籤效應,區分贏輸家,並憂慮銀行會為免內部管理受政府干預而拒絕接受政府援助。然而保爾森眼見歐洲多國推出注資銀行措施後備受好評,遂決定跟隨。

財政部最新救市措施詳情

‧最多向每家金融機構買入250億美元(約1950億港元)優先股,參與計劃的機構須於11月14日前提出申請,現已有9家大型機構參與計劃
‧財政部購入的優先股,首5年每年收息5厘,其後每年收息9厘;政府亦可獲得受助金融機構的認股權
‧向財政部售股的金融機構,須接受財政部的企業管治和行政人員薪酬標準,例如行政人員不可享有「黃金降落傘」的離職保障,其年薪若超過50萬美元,將不獲扣稅
‧華府將盡量避免任何重要銀行倒閉
‧鼓勵銀行不要囤積新資金,資金需用作刺激經濟

FDIC救市措施詳情

‧為銀行的高級無擔保債務、無息存款,以及支薪戶口提供擔保
‧於明年6月30日前發行的債務,可接受擔保直至2012年底
‧不付息戶口的保費為10點子,其他債務擔保的保費為75點子

美國注資銀行方案

花旗銀行 注資金額:250億美元
摩根大通銀行 注資金額:250億美元
富國銀行 注資金額:250億美元
美國銀行 注資金額:125億美元
美林銀行 注資金額:125億美元
高盛銀行 注資金額:1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銀行 注資金額:100億美元
道富銀行 注資金額:20-30億美元
美隆銀行 注資金額:20-30億美元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金融海嘯各地最新救市行動

香港 動用外滙儲備為銀行存款作100%擔保,並成立一個基金為銀行提供備用資本

美國 財政部動用2500億美元直接入股當地銀行,另外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將對銀行3年期債券提供擔保,以及為無息存款和支薪戶口提供無上限存款保障

印度 央行提供價值2000億印度盧比的短期資金拍賣,為銀行提供充足現金水平

日本 將放寬上市公司回購股份條例,包括容許企業在收市前半小時進行回購,並有意推出更多措施紓緩市場資金壓力

澳洲 政府推出104億澳元一次性刺激經濟計劃,對象包括申領退休金人士、中下收入人士以及首次置業人士等

南韓 考慮進一步保障當地銀行的外幣債務

拉脫維亞 政府將銀行存款保障由2萬歐元提升至5萬歐元

阿聯酋 再向銀行業注入190億美元以保障銀行及金融業穩定

名人看全球經濟

美臨大衰退
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Gates):「美國經濟將面臨相當大幅度衰退,料失業率可能升至9%,主因個人及政府債務上升,導致美國經濟放慢。市場對投資回報的不切實際期待,亦是導致問題的原因之一。由於市場對投資回報期望過高,令大家忽略已出現部份違約及問題的徵兆,這種想法鼓勵人們採取槓桿操作及甘於冒風險,惟槓桿操作的危險相當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情況或變壞
「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Faber):「現階段不知全球經濟危機有多深,暫只假設最壞情況已過去,不排除情況會繼續變壞。過去一周是全球股市過去50年最超賣,近日反彈是正常結果。各地政府紛入股銀行穩定信心,但政府並不擅於經營銀行或任何生意,特別是英國,其經營公共交通已是一個好例子,實難以認同目前各地拯救銀行的方法。」

正深切治療
儲局前主席沃爾克(PaulVolker):「美國經濟已陷入衰退,樓價亦會進一步下滑,全球金融體系亦正接受『深切治療』。歐美將面臨相當嚴重的經濟衰退,相信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元氣。救市措施意味政府干預市場升級,與資本主義不符,但面對金融海嘯,穩定金融市場刻不容緩,政府大手干預乃逼不得已。過去曾目睹眾多金融危機,今次情況之嚴峻卻非常罕見,對經濟已構成嚴重打擊,美國經濟難以避過衰退。」

美疲弱十年
老虎基金主席羅伯遜(JulianRobertson):「美國只是剛剛步入經濟衰退,疲弱的經濟情況有可能維持10至15年。去年他曾預言美國經濟已明顯地進入衰退,原因是當地信貸市場的惡劣,遠超出任何人的想像。日本經濟於90年步入衰退時,當時日本人仍有很多積蓄,但目前美國人已沒有現金,預料他們會減少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