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廂,因為金融海嘯,連銀行都信用破產;另一邊廂,08年第二屆的「拾月當代」,作為香港的藝術促進平台,除了要為本地藝術起義之外,更為藝術搞一間銀行,一方面肯定藝術的精神價值,亦要認定藝術的物質價值,令大家明白藝術有價之餘,為過熱的中國藝術找方向!
記者:蒙為亮
攝影:伍慶泉、周旭文
何謂「拾月當代」?
拾月當代」是一個橫跨整個十月的藝術活動,去年首辦成功,今年再連同七個藝術單位再度起義,當中包括「藝術公社」、Oneaspace、Para/site、「白管子」、「奧沙藝術基金」、「錄像太奇」以及「亞洲藝術文獻庫」,的確可以算是本地視覺藝術團體的reunion。今年的主題命名為:「引‧動」,目的主要是要觀眾更貼身地感受藝術感覺。
「拾月當代」網址: http://www.oc.org.hk
奇特概念 玩得認真
如果中國有一間藝術銀行,你會否嘗試在銀行中開個「紅簿仔」做定期,或者透過銀行分期供名畫,還是趁現在各國經歷金融海嘯,趁股市下滑,迅速買入一些藝術發展基金分擔風險呢?如果真係有一間藝術銀行,我最想買是她的股票,因為近年中國藝術有價,投資中國藝術的銀行股,股價應該會較硬吧。
其實「藝術銀行」是今年「拾月當代」的企劃之一,由Para/site主腦Christina,與廣東藝術家陳劭雄忽發奇想的一個創作概念,簡單來說,即是一個我們曾在大學、中學時代都可能做過的businessplanning習作一樣,以一所普通銀行的正常經營模式為藍本,從而透視中國藝術市場發展過熱的情況。
而陳劭雄更表示這個藝術銀行的概念,雖然天馬行空,但卻100%可行的,「其實我對這個銀行的企劃非常有信心,整個創作契機是因為有一次到香港出席藝術展覽,發現香港除了人多車多之外,就是銀行多,所以想像如果有一間銀行專門為Artist服務的話,那就好了。」就是因為這個想法,他就連同Christina用上三個月時間討論及商討今次展覽及模擬招商的事宜。
Christina補充,今次雖是一次在藝術角度出發的純玩體驗,但他們卻堅持玩得認真,「除了做展覽之外,更想找一些有志之士與我們合作,今次招商只是第一步,我們也會模擬正式的銀行運作,更會出售藝術家基金,可以幫Artist分期,做按揭,發債券,託管藝術品等,做戲做全套,咁先好玩。」
反思中國藝術市埸
銀行Logodesign十分奇特,是一隻水杯和一把傘子,看似九唔搭八,陳劭雄笑說是他的意思,「首先用上紅色是因為搶眼之外,亦代表中國的藝術品正處於『賣個滿堂紅』的階段;中間的上升符號,指中國藝術作品的質素、在世界藝壇的地位以及價值都在不斷上升;易碎的標誌,正是想警告人應小心處理這個情況,另外防水防潮雨傘,就指出這些藝術品都要受到一定的保護,否則整個藝壇會過熱,產生一連串的不良反應。」
他又補充這不只是一個純gimmick構思,亦想嘲諷現今中國藝壇的不穩定性,猶如股市。「近幾年中國畫壇的藝術品,價值以千百萬計,形成為炒而炒的歪風,今月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在金融海嘯影響下,競投氣氛不見熱烈,不少作品最後因叫價低於最低估價,47件作品中就有19件收回,多幅名畫無人問津,可見中國藝術市場仍有很多不穩定性,所以如果中國真的有一所藝術銀行,最應該是穩定藝術品本身的價值,以免高炒過後,藝術品被恐慌性拋售,引致不必要的損失。」
藝術金錢價值
Christina說現在一些中國Artist如劉小東、岳敏君、張曉光等一幅作品,隨時已能在蘇富比的拍賣會中賣數千萬,可是中國的藝術界其實極需這類銀行的支持:「早在03、04年開始,中國藝壇已受到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及收藏家注視,以往的藝術家都會有一個錯覺就是藝術無價,好似神聖不可侵犯,與金錢掛鈎就是低俗的表現,但藝術本身是有價值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一件作品在一買一賣的情況下,有其交換功能,順理成章就會變成一種貨幣。」就是這種藝術和價值,與金錢都不可分割的關係,成為他們聯手舉行這個Exhibition的主軸,就如陳劭雄在訪問中的最後一句,「這只是開端,也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可不可行我們也不知道,但我們或許能夠透過這個過程找到答案。」
「一標即中」
地點:上環普仁街4號地下
開放時間:星期三至星期日下午2pm-7pm
展覽日期:現在至11月23日
查詢:25174620
網址: http://www.bocca.org.hk
遇強越強「香港藝術勁旅萬歲」
「香港藝術勁旅萬歲」是今年「拾月當代」的開幕頭炮作,由三位artists導師王浩然、黃頌恩、李傑扯頭纜組隊,在中大的FineArt、浸大的VisualArt以及ArtCentre的學生中各自各揀蟀,分成三組,帶領一班香港新晉藝壇新棟樑聚首牛棚的Oneaspace,進行為期六個星期的大鬥法,十足藝術版的《筋肉擂台》。
整個展覽也相當破格,是裝置藝術與集體表演的Crossover,滿口英語的ABC導師王浩然話自己最想將真正無框的藝術創作帶入香港,培育新一代artists:「我對他們每一個都充滿期望,自己在美國讀書、長大,現在返香港教Art,發現兩地的藝術文化真是有很大程度的差異,美國讀Art,涵蓋的範疇很廣,學雕刻,可能會識油畫、攝影,而香港就相對地太專,讀攝影只focus攝影,其他的藝術媒介就一啲都唔識,的確限制了創作的空間及多樣化,所以我們三個就萌生了這個構思,邀請一些有潛質和真心鍾意藝術的後生仔參與。」
經過集體苦幹,學生們將三色竹加上繩索以及各式各樣的工具,完成了依照slogan創作的第一階段裝置藝術,暫時唔係好明?等多五個星期啦!
「香港藝術勁旅萬歲」
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2pm-8pm
展覽日期:現在至10月31日
查詢:25290087
香港需要騎劫
一個以騎劫為主題的有趣展覽,由一班藝術中心的學生在ArtCentre十樓的走廊割出一個展區,展現香港的騎劫文化,例如趕絕小販,就是為了衞生;舊區重建就是為了安定。兩者拉鋸之中雙方也有得有失,有人繼續政治正確,有人卻堅持正義正確,以下就是其中三位藝術家的「騎劫」作品:
Jacob@白管子
一個畫框上的塗鴉,確定了他的藝術價值,其實Artiseverywhere,如囍帖街,石板街,只是我們平常太趕忙,沒有仔細欣賞,直到沒有了才會珍惜。
JuJu@白管子
樹立在星光大道中央的李小龍造型紀念雕像是不少國內外旅客的拍照對象,遊人們總是情不自禁地模仿他的姿勢和他叫囂聲音。但其中有多少人真正認識李小龍和他的截拳道精神呢?這也是精神「騎劫」的一種。
Kate@白管子
不論你是甚麼人也會對未來有所期盼,希望未卜先知,不過這樣的求神問卜,總是敵不過時間,十年八年後也會識破睇相佬呃你,跟吹波波的夢幻一樣,時間長一定爆。
「香港需要騎劫」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香港灣仔港灣道2號10樓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星期日
展覽日期:即日至10月31日
查詢:92368776DamonT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