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亞洲股市未脫離危險期 - Michael Preiss

MichaelPreiss筆記:亞洲股市未脫離危險期 - Michael Preiss

面對信貸緊縮在今年演變成為一場信貸大風暴,我想起一句外科醫生常用的格言,與我的環球股市投資策略很貼切,那就是「有疑問,切佢走」(whenindoubt,cutitout)。
美國財長保爾森、曾揚言必要時「會用直升機派錢」的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以及一眾華爾街風雲人物犯上大錯,致令環球市場走進了死亡幽谷,最終逃不過大崩潰一劫。
那麼,經歷了這場金融市場大屠殺,如今是否應該開始尋找機會,或者為明年訂下賺錢大計?這一點也不錯。

每股盈利仍然被高估

然而,只要股價仍然明顯偏離賬面值,我認為亞洲股市還未步出危險地帶。鑑古知今,股市在1998年摸底,以及在2004年的熊市中找到谷底,市賬率約為1.4倍,即較現水平要低30%。
須知道,當年的底部反映了盈利壓縮的實情,如今儘管股市指數的走勢令人極之失望,我們仍身處於每股盈利被高估的離譜日子。每次牛市誕生的前奏,通常是在盈利和股本回報率(ROE)跌到谷底再爬起來,以及每股盈利預測遭大幅下調的時候。

恒指見12000可入市

就算個別消費股、銀行股和基建股的股價或有力反彈一倍,現階段我不會輕言亞洲股市即將飛升。
亞洲新一波牛市的催化劑料會源於中國,我相信中國人民銀行不會只顧重手對付通脹,其貨幣政策取向將會出現一百八十度轉變,以免在出口和經常賬盈餘急降之際,銀行貸款又大幅收縮。
當人們紛紛投降,例如爆發恐慌性的贖回潮、上海有經紀行出事,或者香港發生銀行擠提,我會視之為入市的好時機,這可能會是恒生指數瀉至12000點,而H股指數又挫見7000點的時候。
面對股市波動指數(VIX)攀上歷史高位,此際的交易策略最好就是利用市場的波動。原油正是其中一個沽空的對象,事關美國、歐洲、中國和印度對汽油的需求減少,同時沙地阿拉伯卻增加油產,到頭來的結果就是供應過剩。個人意見認為,在全球瀕臨衰退的日子,油價在未來12個月恐怕會瀉至每桶20美元,這可算是一個超級周期吧!

歐洲股市前景可看好

一旦銀行的撥備見頂,而保爾森的救市方案又獲得參眾兩院通過,我相信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會在1000點以下的水平摸底。觸發標普指數反彈的導火線,將會是人們認為業績已差無可差,以及大平倉的日子告一段落。
諷刺地,我更為看好歐洲股市的前景,雖然傳統智慧顯示最壞的日子尚未過去。
預測盈利回報率(earningsyield)相對於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是25年來最低,同時自由現金流息率(freecashflowyield)又較2002年的底部高出6.5%。
有推測指歐洲企業的盈利會在明年平均倒退30%,這似乎有點過度悲觀。歐洲企業深深受惠於全球一體化和金磚四國(BRIC)市場的冒起,這使到歐洲企業在今年的盈利倒退較2002年或1998年的時候溫和得多,尤其是如今愛爾蘭、比利時和荷蘭的銀行體系已變相國有化。

日本經濟正步向衰退

不過,日本就難以令人抱太大期望,該國經濟正步向衰退,日股日經平均指數和TOPIX指數仍處下風,盈利增長也在急煞車。縱使逾半數日本股票的價格低於賬面值,而派息率又較日本政府債券高出50個基點,環球投資者仍是對日股有戒心。
究竟市場會何去何從呢?第一,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料會在今年12月前把基準利率下調到1厘;第二,孳息曲線將會是歷來最陡峭,這將打擊銀行盈利;第三,新興市場將面對大災難,直到其中央銀行放寬貨幣政策為止;第四,全球的拆息市場將會成為銀行、地產發展商、建築商、投機者和政府的最後戰場。
(本欄隔周逢周一刊出)
MichaelPre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