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鬧市喝光一瓶飲料,想找個回收箱把膠樽棄置,原來有一定難度。有調查發現,近半數不把垃圾分類的市民,原因都是附近沒有回收箱。環保團體指出,本港回收箱太少,阻礙市民把垃圾分類。
環保觸覺副主席黎名川表示,根據食物環境衞生署的資料,現時本港只有858個回收箱,分佈於港九新界各街道,但一般垃圾箱共有20,300個。「回收箱佔嘅比例好低,回收量自然少。喺街飲完嘢拎住個膠樽,想搵個回收箱都好難。」
建議與垃圾箱並排
環保觸覺今年9月進行街頭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了1,000名市民。36%受訪市民坦言不會將垃圾分類,當中近半數歸咎於附近沒有回收箱。環保觸覺項目經理何嘉寶認為,向市民予以方便對廢物回收具重要作用。黎名川建議政府參考台灣及澳門,將回收箱及垃圾箱並排而放。「特別喺鬧市,有個回收箱,市民就會識得放。」
何嘉寶又指出,市民的分類習慣局限於三色回收箱的項目:「回收最多都係紙張、膠樽,其實佢哋知其他嘢可以回收,亦都想做,例如回收衣服、充電池,但政府配合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