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約有20萬成年人患上鬱躁症,精神科專家指出,若突然覺得自己「呢排好掂、好順」,情緒高漲,但情緒又突然變得極為低落,就可能患上鬱躁症。鬱躁症患者情緒時高時低,由於病人同時患上驚恐或焦慮等其他精神病的風險高達五成,故患者應及早求診治理。
忽然覺得「呢排好掂」
鬱躁症又稱雙向情緒病,患者會出現抑鬱及狂躁兩種極端情緒,活像在天堂與地獄。香港大學精神科學系副教授鍾家輝表示,「佢哋嘅情緒有高就有低,一年可能會有四個高低循環咁多」。當患者狂躁症狀出現時,會感到自己鴻運當頭,「佢哋會話呢排好掂好順,有啲人會突然做啲好大嘅投資,甚至有人會亂咁買樓,有啲病人試過買咗樓之後其實無錢畀,搞到要撻訂」。
狂躁病徵也分輕重,重症者在病發期脾氣極為暴躁,與人吵架、打人甚至瘋狂購物;輕躁者病徵不明顯,「佢哋會自信心增強,個人輕鬆自在咗、精力過剩唔使瞓」。
但當狂躁的另一端抑鬱發作時,患者情緒低落得很突然,忽然認為自己很無用。但鬱躁症病發時的抑鬱症狀,與純為抑鬱症患者不同,前者的抑鬱情緒會突然出現,後者主要由外在因素例如喪親等引致;傳統抑鬱會失眠及無胃口,但鬱躁病人則會貪睡及暴食。
全港有20萬成年患者
港大去年的研究發現,本港約有3.4%市民有鬱躁症症狀,推算本港有約20萬成年患者。由於鬱躁症病人同時患其他精神病風險很高,「100個(鬱躁症病人)有50個都會有其他精神病」,患者應及早尋求治療。
鬱躁症病徵
鬱症發作時病徵(持續兩周出現以下情況):
‧情緒低落、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
‧缺乏動力、說話及動作變慢
‧食量改變,如胃口變差或暴食
‧失眠或睡眠質素變差、容易疲倦
‧自信心減弱、有自殺念頭
躁症發作時病徵:
‧較平日精力充沛、熱衷幫人
‧比平日更自信,認為甚麼事也做得到
‧焦躁、易發脾氣
‧多說話、思想快、想做很多事情但難集中
‧比平時多做冒險的事、如投資及危險駕駛
‧容易亂花錢、入不敷支
資料來源:綜合鍾家輝醫生及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