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期4日的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昨日在北京閉幕。會議特別就金融海嘯對中國經濟衝擊作全盤把脈,中央提出保持「四大穩定」,包括經濟、金融、資本市場及社會大局;繼續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增長。此外,中央要多管齊下採取靈活審慎的宏觀政策,以及特別擴大內需,保持經濟穩健發展。
三中全會就當前金融市場動盪、全國經濟增長明顯放緩及國際經濟環境存在不確定及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加,加上內地經濟運行存在矛盾及問題,故黨中央要加強憂患意識,積極應付挑戰,多管齊下及有效應對目前金融海嘯。
放寬貨幣政策改「適度從緊」
為防止經濟急速回落,多個中央部門包括發改委、央行、統計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科院等部門人士,在三中全會開會前,紛紛獻出拯救經濟良方。直屬國務院的政策研究和諮詢機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建議,將貨幣政策由「從緊」改為「適度從緊」,將財政政策由「適度從緊」改為「適度積極」,增值稅及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等改革方案,並考慮於明年推出,以配合最新中國形勢。
社科院亦建議實施「一保一控一防」保持經濟增長;控制物價過快增長;防止金融危機發生。積極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此外,從投資消費結構調整而言,可穩定投資需求,同時進一步提高居民消費收入水準,促進消費快速增長。
國家統計局總工程師鄭京平指出,09年經濟複雜性、難度和不確定程度不低於08年,但預計經濟增速不會低於9%,物價漲幅低於08年。他指出,目前世界經濟對中國影響主要在出口和投資者心理方面,因此對一些行業的出口退稅率提高等措施實施後,可降低出口對經濟的影響。此外,可以儲備一些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在經濟下滑時啓動。
改革稅制減企業個人負擔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泊溪表示,國家對建設項目的財政支持要適度,可增加對民生方面投入。而全國生產性增值稅轉為消費型增值稅改革,明年可全國推行,令企業減少800億元人民幣稅收負擔。個人方面,在取消利息稅後,對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可進一步提高,另外需要盡快推出以家庭為單位的個人所得稅徵繳改革方案。
央行統計司分析處王毅強調,隨着內地貿易順差下降,央行被動發行人民幣對冲外滙的壓力下降,政策操作主動性將更強,經濟增長可更依靠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