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商學院署理院長鄭國漢讚揚克魯明聰明又大膽,懂得利用前人理論,加入現代人思維,再發展出新概念,得獎屬意料之內兼且實至名歸,但理論得獎與近月的金融海嘯無關,因為理論早於1970年代已發表。
從微觀解釋現代貿易基礎
鄭國漢指出,克魯明是在古典貿易理論上發展,將18世紀英國經濟學家阿當史密斯(AdamSmith)、20世紀初的瑞典經濟學家黑克舍(EliHeckscher)及奧林(BertilOhlin)的理論繼續擴張,想出不完全競爭、規模經濟及稟賦差異論帶動的國際貿易,很少人像他做這麼大膽又反傳統的事。
克魯明是從微觀出發,解釋現代貿易基礎,多樣化解釋貿易原因,甚至之前曾解釋的貨幣危機(currencycrisis),都只是貨幣貶值或國家滙率出現問題,但理論卻未必能應用在金融海嘯上,因為今次問題主因是人們借錢投資,風險過大,由次按、對冲基金、衍生工具、投資銀行都一一崩潰,是全球銀行及金融機構體系全方位溶化,使民眾對銀行欠缺信心。
至於是否與芝加哥經濟學派背道而馳,鄭國漢則認為兩者屬不同論調,克魯明的較切合實際,可應付全球需要,但芝派卻認為市場萬能,「政府是壞人」。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