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閉幕 胡溫土地改革受挫<br>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未提農地轉讓

三中全會閉幕 胡溫土地改革受挫
十七屆三中全會:公報未提農地轉讓

為期四天的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昨落幕,會議如期通過關於中國農村改革的決定。但有北京學者指,三中全會公報沒傳達出改革氣息,沒提及允許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轉讓)的問題,反映土改在黨內存在激烈爭論,且最終以改革派妥協告終;胡溫只能「蹣跚走路」,中國「改革已死」。中通社更披露,這波農村土改關聯眾多利益集團,三中全會文件定稿前「曾有激烈爭論,文件更曾寫好後又被收回」。而這波爭論或將延續到明年3月全國「兩會」。

全國202名中央委員和166名候補中央委員,以及中紀委常委、中共十七大代表中的農村代表和部份農村問題專家學者,出席這次三中全會。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中共高層分歧大爭論激烈

官方的公報對過去30年中國農村的發展,完全是一副肯定口脗,稱「極大調動了億萬農民積極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社會生產力,極大改善了廣大農民物質文化生活」,最後更坦承,中國農村正發生新變革,現在是到了「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公報僅提到將健全嚴格規範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
國情專家、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接受本報電話採訪時指,對三中全會公報「十分失望」,「完全讀不到改革氣象,甚至連農村土地要流轉這樣的字都沒有」,他認為公報沒有改革內容,只強調發展,「一句話︰中國的改革已經死亡」。胡說,聽說中共高層對這次農村土改「存在很大分歧,爭論很激烈」,「現在看來,三中全會只是一個妥協的會議,最終是以改革派認輸告終。」
有北京政界人士形容,胡溫雖有改革之意,但在黨內強大反對勢力面前,只能小心翼翼「蹣跚走路」。舉例而言,地方政府這些年低價從農民手裏拿地,高價倒賣給地產商,地方財政號稱「土地財政」。不要說終結地方政府的土地特權,只要稍微增添一點土地倒賣的政策麻煩,新的土改進程都會遇到大麻煩。所以,30年前的改革阻力來自僵化政治理論,今天的改革阻力主要來自體制內的既得利益集團。

三中全會的公報指出,農民增收困難,需要加快。圖為瀋陽的菜農正在收購大白菜。美聯社

網民:對農民又一次欺騙

據悉,黨內改革派的意圖,是通過土地流轉讓農民離開鄉土,讓資本進入農村,從而為解決三農(農民、農村和農業)問題尋求途徑。但反對派則認為,土地流轉如不配合相應制度,將導致農民進一步被剝削,城市又因大量農民湧入出現更多問題。而就在三中全會閉幕之時,官方輿論為天津試行農民以土地換房、進入城市當居民進行宣傳報道,被網民炮轟是當局對農民的「又一次欺騙」。外界認為,中國新土改的爭論,將延續到明年3月的全國兩會。
新華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