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對在學校被同學嘲笑為「基佬」的青年,自中五畢業後分道揚鑣。其中返回內地升學的青年因不堪父親病重身故打擊,而曾被他獻吻的「好朋友」又逐漸疏遠他,患上抑鬱症,兼有自殺傾向。青年去年在沙田麗豪酒店訂房企圖自殺,邀好朋友見最後一面時,受到羞辱,亂刀將他插死。青年昨在高等法院認罪候判。
記者:陳曉薇
外表斯文的被告呂湘裕(20歲)在庭上表現冷靜,獲其母及20多名親友到場支持。死者黎銘善(19歲)的母親與親友亦有到場聽審。被告原被控一項謀殺罪,法官韋毅志接納精神科專家意見,接納被告案發時因抑鬱症影響犯案,准他改認於去年8月11日,在沙田麗豪酒店誤殺黎銘善。案押後至本月31日,等候精神科專家評估其重犯機會始判。
密友去年交女友
案情指,被告與黎就讀博愛醫院陳楷紀念中學時份屬好友。被告中五畢業後往上海讀大學,黎留港升學,但兩人友誼無變。被告去年6月返港放暑假時,更與黎及家人往日本旅遊。同年8月10日,被告入住沙田麗豪酒店,訂房五天,翌日並約黎在酒店見面。當晚11時半,保安報案,警員在酒店九樓梯間,發現黎身中多刀倒斃血泊,而被告的手腕、胸、腹及前臂多處受傷,坐在一旁,地上遺下兩把刀。
辯方昨指,被告在校時常遭同學欺負取笑,至中四認識黎後,才能「掹車邊」跟其他同學玩。當時同學都笑兩人為「基佬」,他則視黎為唯一知心好友。他年幼時父母關係已不好,至05年其父患癌病後,他一直陪伴在旁,與父培養出感情,卻因發現父有婚外情而感心痛。其父06年3月病逝,他大受打擊,時常失眠、頭痛及聽到母親叫他去死等,萌生自殺傾向。
辯方指黎本來一直是被告的心靈依靠,即使他在上海,兩人仍然維持每周一次電話聯絡,他更於06年黎生日時吻他。惟至去年4月,已交女友的黎對他表現冷淡,不願與他交談。被告案發晚準備兩刀,其中一刀貼在腹間,計劃如黎搶刀,他還有一刀作後備自殺。怎料黎不但不認同他尋死,還出言羞辱,令他失控用刀將黎插死,然後企圖自殺。他被捕至今扣押14個月,已感後悔,出獄後會到上海繼承亡父手提電話生意。
案件編號:HCCC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