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樓市雪上加霜<br>上海外資拋售房產

低迷樓市雪上加霜
上海外資拋售房產

全球金融海嘯波及內地樓市,過去一直以內地房地產作為中國主戰場的多家外資基金,包括摩根士丹利等,紛紛伺機拋售上海等地的物業。但業界指,買家不看好樓市前景,有錢也不買,外資想脫手十分困難。外資的舉動,令本已低迷的內地樓市,猶如雪上加霜。

自美國雷曼兄弟宣佈申請破產後,已傳出雷曼有意轉讓其上海四川北路商務樓福海商廈股權。近期其他外資也加入出售行列,如摩根士丹利在2003至2006年間收購後改造成酒店式公寓的住宅,如上海的錦麟天地、陸家嘴中央公寓、華山夏都苑等,都在待價而沽;花旗銀行亦擬出售上海閔行漕河景苑其中兩幢公寓;美林名下包括南京西路開發項目在內的項目,也正在尋找買家。澳洲麥格理集團也有意出售上海一些公寓項目……

房地產外資總值料達千億

據不完全統計,有數家海外投資機構自2003年進入內地房地產的總金額逾350億元(人民幣.下同),加上近年樓市漲價,估計總市值在1,000億元左右。
中原中國董事副總經理陸成對本報稱,近期常聽到外資拋售房產的消息,而外資過去投資主要都在一線城市如上海。但他們雖然想賣,實際成交的不多,他們並非大劈價要錢走人,價錢不低,加上又一棟棟賣,不是很多客會接受。主要是看不好未來市況,就算手持大批現金的人也不敢買。

「中國樓市已風聲鶴唳」

陸成續稱,本月以來上海一手住宅成交較去年同期急跌逾50%,大家現在對後市無信心,普遍認為樓價會再跌一至兩成,買樓人士一般還價,都會要求減兩三成。大部份樓盤一推出市場就要減價兩三成,否則不會有承接力。有業界分析,外資拋售,部份是出於解決自身困難,也有一些是看到市場基本面不如以往,在物業已升值的情況下,當然盡快套現最安全。
「目前中國樓市已風聲鶴唳!」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近日如此形容當下樓市。美聯中國廣州區域董事劉志忠稱,廣州現在有承接力的都是郊區附近、每平方米3,000至5,000元的低價住宅,都是買來自住的客。價錢較貴的市區樓盤,或者每平方米過萬元以上的住宅,則成交甚少。與過去平貴樓一推即日清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甚至每平方米3,000元的平價樓,也要送每平方米1,600元裝修費去招徠買家。有些發展商則送三、四萬現金的優惠策略搶客。
北京《中國證券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