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美國聯儲局、歐洲央行及英倫銀行等七大央行聯手減息。其後,中國同時宣佈調低存款準備金率,加上英國財政部推出總值達5000億英鎊的協助金融業方案,顯示出各國解決金融危機的決心。但以上措施未能順利穩定投資者情緒,在減息措施公佈後,歐美股市走勢依然疲弱。其中,反映投資者預期未來30日標普500指數的VIX指數,更於上周一度升至63以上的歷史新高,顯示後市風險仍屬偏高。
花旗分析員對聯儲局的減息行動持正面觀點,同時認為信貸持續緊縮已對經濟前景構成負面影響,故預期聯儲局在今年底前或會進一步減息達半厘。上周國際貨幣組織(IMF)指出,環球金融機構的總信貸虧損及減值金額可能高達1.4萬億美元,較今年4月預測的9450億元多近48%。花旗分析員認為,早前發生的連串金融機構倒閉事件,可能已削弱投資者的信心,市場上仍存在很多不明朗因素,故相信短期環球股市難望全面回升,是投資者短期需要留意的風險之一。
另外,環球股市走勢方面,現時正身處於盈利下調的周期當中。過往資料顯示,過去兩次盈利下調的周期當中,平均盈利下跌達25%,整個周期平均會持續兩年。過去10個月當中,環球企業盈利已下跌9%,花旗分析員認為,企業盈利或會仍有15%的下跌空間,盈利下調周期有機會待至明年年底才會見底。不過,盈利下調的時間較長並不代表股市需要同樣時間才可重拾動力。事實上,於70年代中期及80年代初期的兩次盈利下調周期當中,由周期的開始至結束,環球股市最終分別上升約達50%及30%。
PE偏底 估值吸引
花旗分析員相信,估值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剛提及的兩次周期當中,環球股市PE低於17倍的長期平均水平(見圖),但反觀過去三次的盈利周期當中,環球股市PE均遠高於長期平均水平,股市隨後出現大幅度回吐。現時環球股市估值只達至13倍,遠低於17倍的長期平均水平,加上環球央行減息,長遠而言,都有利於紓緩股市調整壓力,故投資者毋須過份悲觀。
至於環球股票的投資策略上,花旗分析員則維持較為審慎的部署,認為傳統的防守性行業包括健康護理、必要消費品及電訊股表現可能相對較佳。同時,預期非必要消費股、資訊科技股等周期性行業可能於經濟放緩下表現相對較差。雖然公用股為傳統的防守性行業,但現時因整體估值相對偏高,故花旗分析員維持較審慎的觀點。
金融股方面,近日金融股大幅下挫,令其估值處於偏低水平,但鑑於信貸危機仍未完結,從近日多國政府注資金融機構的個案可看到,政府注資後一般可獲發比重不低的股權,令股東權益大為攤薄。此外,有部份金融機構雖獲政府借出資金以解決資金緊張,但利率偏高,預期對未來盈利能力構成負面影響。基於大部份救市措施均會削弱股東權益或影響未來盈利能力,故花旗分析員維持對金融股持較指標為低的比重。
總括而言,信貸危機持續及盈利前景欠明朗,加上環球股市仍要面對不少壓力,資金傾向流入避險的地方,故短期股市難以大幅回升。不過,花旗分析員認為環球股市估值吸引,如若市況回穩,在估值偏低支持下,環球股市有機會重拾升勢。對中長線的投資者而言,可考慮通過環球平衡基金以減低回報波動性。
張敏華 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Citibank環球個人銀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