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存關愛:赤貧長者拾荒幫補生計

生活存關愛:赤貧長者拾荒幫補生計

香港電台第五台及社會服務聯會合辦節目「生活存關愛」,並與本報合作此欄,為讀者介紹社會福利的理念及提供相關資訊,讓市民有需要時可積極求助。節目逢星期二晚7:30pm-8:00pm於港台第五台播出。網頁:http://www.rthk.org.hk/rthk/radio5/lifeislove/(直播及重溫)

香港社會貧富懸殊,現時有30多萬名長者生活於貧窮線下,許多長者需依賴綜援金及生果金過活,不少還要以拾荒幫補生計。近年本港經濟好轉,但未能令貢獻半生的長者安享晚年,部份更有健康問題。

團體促全民退休保障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總主任(長者服務)陳文宜指出,根據年前社聯進行的「拾荒長者需要」調查,超過七成拾荒長者表示因要維持生活而拾荒,並已拾荒達一至五年,也有個案超過10年以上,每次拾荒二至八小時,拾荒為每天恒常工作。
拾荒長者大多以拾紙皮、報紙和鋁鑵為主,工作時間長,所付出的勞力多,惟每月只能賺取100至500元,足見其生活捉襟見肘,每天過着節衣縮食的生活。此外,調查也顯示不少長者欠缺家人的經濟支援,又因種種原因(如資產問題、綜援的負面標籤)而沒有申請綜援,以致要拾荒維持生計。
陳文宜表示,隨着本港人口老化,清貧長者的問題將越來越嚴重,政府必須盡快就全民退休保障制度進行研究,協助清貧長者維持合理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