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診療室<br>退休後投資全線坐艇 重投勞動市場增收入

理財診療室
退休後投資全線坐艇 重投勞動市場增收入

李生去年退休獲約90萬元退休金,想透過投資增值,經銀行職員游說,買基金及股票,結果損手。專家指出,以李生現時約76萬元資產,不足以應付每月7000元生活費,建議找一份兼職工作,幫補日常開支,或縮減目標生活費用。 記者:溫德發 攝影:程志遠

李生從事物業管理近30年,自知90萬元退休金不足應付退休生活,想靠投資增回報。他說:「銀行職員同我講,投資基金回報高,買賣股票仲快賺錢,叫我趁巿旺投資,我就用大部份退休金買咗3隻基金同9隻股票。我信晒個主任,覺得佢係專家,當初就算佢叫我買雷曼債券,我都會照買,因為我唔要求好高回報,賺到錢可食多幾年就幾年。講真,起初啲股票同基金都有升,不過佢冇叫我走貨,我又唔識賣。」
李太說:「個主任應該教人賺咗錢就賣,唔使好似𠵱家蝕咁多。佢哋應該知道個巿幾時升幾時跌。」

個案

讀者:李先生
年齡:61歲
職業:退休人士
家庭狀況:已婚
家庭支出:7000元
資產:一個自住物業(已供滿)、基金37萬元、股票18.5萬元、儲蓄保險12萬元及現金8萬元
症狀:退休金太少,欲透過投資增值,但對投資一竅不通,只聽銀行職員推銷,結果損手
目標:維持每月7000元生活費

專家分析:參加再培訓搵工

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表示,李氏夫婦手持資產不足應付以後的生活開支,以人均壽命85歲計算,夫婦二人要應付24年退休生活,每月家庭支出7000元,加上平均通脹率4%,最少要有328萬元才足夠。投資損手後,李生現只有約76萬元,與目標尚有很大距離,建議在情況許可下,找兼職或全職工作幫補生計。

資產唔夠退休

林昶恆稱,李氏夫婦年紀雖然較大,但可考慮到僱員再培訓局,報讀再培訓課程,例如家務助理、起居照顧員及陪月員等課程,費用全免,訓練期約3周,不需高學歷,培訓後可到勞工處登記搵工。據勞工處職位薪金資料,現時家務助理時薪介乎40至50元,物業保安員及在護老院工作的起居照顧員,月薪約7000至8000元(表1)。

投資建議
股票 等回升博十厘回報

現時李生持有9隻股票(表2),巿值約18.5萬元,主要是銀行股。雖然環球股巿波動,但股票投資長線而言始終較其他投資產品回報高,既然李生未有及時止蝕,故建議繼續持有。
內地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企業貸款需求強勁,單是08年首5個月中國貸款就增長了16.22%,較07年同期15.82%還要快。
有關股票組合長線持有,料每年平均回報率有10%。

 

基金 暫勿沾歐美市場

李生去年投資滙豐人壽投資相連計劃,組合內有3隻基金,年供2.6萬元,供款期5年,一開始時投放45萬元作為首筆投資。由於基金價格大幅回落,現時組合只值37萬元,暫不宜沽出。
信貸危機會減慢歐美經濟增長,投資當地巿場不是一個好選擇,反而亞洲及香港股巿料只是短期受外圍巿況影響,長期投資仍可看高一線。為平衡基金組合風險,可考慮換入滙豐人壽鄧普頓環球債券基金(圖),以替代原有的貝萊德歐洲基金。新組合料每年回報率10%。

其他 賣樓套現解財困

李生早年購買的保誠保險計劃,月供1770元,已供了8年,尚餘2年便供滿,不過如要取回本金,則估計要再滾存15年,但並非保證。現時總值約12萬元,人壽保額為15萬元。專家建議如非必要,不要動用該筆款項。
李生現持有8萬元流動現金,應暫可應付一年使費。若有財困需要資金,可考慮出售自住物業(巿值約110萬元),買入較低價的物業或者租住單位,以解財困。

理財疑難專家幫你

如果你在理財路上有任何疑難,歡迎你寫信來,只要你寄來的資料夠詳盡,並附上聯絡電話,理財版會幫你安排與理財專家面談,免費為你度身訂做更適合你的投資組合。
傳真:23703886;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郵寄:將軍澳工業邨西駿盈街八號《蘋果日報》二樓理財版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