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創意 - 高慧然

港式創意 - 高慧然

香港人其實從來就不缺乏創意思維,這一點,看看茶餐廳的飲品牌就知道,絲襪奶茶、鴛鴦、檸啡、檸賓、檸樂、鹹檸七、蓮子鴛鴦冰、滾水蛋加煉奶……
紅茶、咖啡、牛奶、汽水、利賓納、檸檬、鹹柑桔、煉奶……看似九唔搭八的材料,香港人有創意玩拉郎配,膽粗粗點鴛鴦譜,每有玉偶天成般的佳作,當絲襪邂逅茶葉、咖啡與奶茶融二為一、滾水蛋投入煉奶的懷抱,絕對有「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驚喜。製作飲品的材料海洋中,港人為「他」和「她」找到了堪作絕配的另一半,再不作他想。
檸檬到了港人手中,則變身花心男人,咖啡、利賓納、可樂、七喜,見一個愛一個,連紅茶和清水都不放過,且冷熱照殺,跟誰都許下天長地久的承諾,怪是怪在每一段關係它都處理得妥妥貼貼,跟每一個「伴侶」都擦出怡神可口的火花。最經典的當推鹹檸七,那是一夫一妻一妾的格局,鹹柑桔是小三,終被檸檬和七喜這一對「夫婦」接納,收容為妾,相安無事。
茶餐廳創意在民間的延續,則有了忌廉奶、黑牛、綠茶威士忌的問世。
最早的茶餐廳經營者,以小成本經營小生意,他們沒讀過太多書,所以幸運地,沒被填鴨式教育扼殺了思維,把廚房變成創意思維的舞台。
教育某些時候開拓了被教育者的思維,另一些時候,卻也扼殺了被教育者天馬行空的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