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伺PinaBausch後台風光

窺伺PinaBausch後台風光

本地的「跳格」舞蹈錄像節來到第三屆,今年隆重其事,邀來追訪了國際舞壇天后翩娜.包殊兩年,拍攝舞蹈錄像影片《與翩娜有約》(CoffeeWithPina)的以色烈導演李.雅諾來港,解構台上台下的Pina如何創作出扣人心弦的舞蹈。

記者:黃家欣
攝影:林栢鈞(訪問)、梁細權(訪問)

不為人知的面貌

李.雅諾(LeeYanor)1993年在巴黎修讀攝影時已經認識翩娜.包殊(PinaBausch),所以當雅諾提出要拍有關翩娜的電影時,她一口便答應了,更考慮到政治的因素,把雅諾叫到巴黎拍攝,於是02至03了拍攝了電影的第一部份,長約15分鐘的段落,後來05至06年,雅諾再到德國烏珀塔繼續追訪翩娜與舞蹈員工作的情況,舞台下雅諾從公園追蹤翩娜散步,在翩娜最愛流連的咖啡店,與她來過深入的對談,雅諾希望將電影拍成日記一樣,「不單止紀錄舞台上的表演,還要拍下翩娜自然隨意的生活,回去才把兩段片交錯剪輯在一起,形成一種不規則的旋律。」至於拍些甚麼、怎樣剪接等,翩娜亦從不過問,「這令我十分意外,因為翩娜是個很有創意的藝術家,她認為要給我百分百自由度,讓我把自己的創意投入到影片當中。就算我跟她一起剪片,她亦從來不會說我拍得她不美,或要求我剪掉任何片段,令我十分享受整個製作的過程,我感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創作人。」片中將翩娜不為人知的一面展現人前,如她去馬戲團,在馬跟前跳舞取靈感,與導演談及她對舞台、當代舞蹈的看法,導演還有特權闖入排舞室禁地,拍攝難得鏡頭。

■無論是否在練習室,翩娜都在想像舞步,想得入神。

■闖入後台禁地,見到翩娜甚為陶醉,獨自對鏡編舞。

手的獨舞

影片的主角是翩娜,她給導演雅諾絕對的自主,要雅諾「做自己的作品」,所以導演的風格也很強烈。電影一開始是翩娜雙手的特寫,骨節分明的手充滿力量地舞動,導演認為手是最能表現一個人的地方,「我很喜歡手,它是最美麗的,所以一開始已經決定要有一段手的Solo,我告訴翩娜要拍她的手,叫她隨意擺動,那是最自然的movement,因為那並不是舞台上的表演。」那段Solo的確夠先「手」奪人,從未有人嘗試用如此角度去紀錄翩娜.包殊,她手的動作細膩而充滿節奏感,好看到極。攝影師出身的雅諾認為拍硬照與電影的分別不大,雖然她未學過任何剪接的理論,便嘗試用一個個獨立的影像畫面,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流程,導演希望將真實的印象呈現出來。

■翩娜雙手瘦骨嶙峋,在雅諾眼中美麗而有力量。

北極熊之舞

除了對翩娜的印象,電影中還處處滲入導演對巴黎和德國兩地的情懷。「在巴黎時是一個探索的階段,拍了一小段菲林,有她排舞的、也有在劇場外,篇幅較短剪起來很流暢……當時拍了一些黑白影片,中途菲林突然壞了,原先可以將所有黑白片段抽起,但我實在很喜歡那些影像,還是將它穿插其中,效果出來不錯,與彩色影片造成時空交錯,有一種backandforward,超越時空的感覺。」而最始料不及的,是德國給她最強烈的感覺,「那裏對我來說是個陌生的地方,卻又是我的根,因為我的爺爺是德國人。當時我與翩娜,還有一大群舞蹈員在德國工作,她們把我帶到動物園,見到北極熊又跑又跳地走來走去,於是我就拍下來,後來我拍到舞蹈員的表演,讓我想起了北極熊,所以把這兩段穿插在一起,創造出一個境界,將記憶與夢境放在一起,令影片更有深度,不純粹紀錄舞台上的演出。」

■影片除了追訪翩娜的創作生活,還輯錄《水》及《粗剪》的演出。

■雅諾拍下許多演出的片段,再將表演與城市的畫面及黑白片段交錯播出。

■翩娜是當代舞壇的代表人物,她所編的舞蹈透露都市的哀傷,並融合幽默感。

其他精選舞蹈錄像

今年已來到第三屆的「跳格」舞蹈錄像節,除了有《與翩娜有約》作開幕電影外,更是首次從海外及本地徵集多達100部參賽作品,策劃人Raymond與Chris表示影片的水準相當高,其中本地創作亦甚有驚喜,故特別頒發「本地薑特別獎」,並邀請本地名家製作三套影片,是為「委約作品」,各有不同風格,讓更多人了解舞蹈錄像這個獨特的表現媒體。

■Chris指舞蹈錄像講求兩個表演媒體的配合,整體概念是評審最重視的一環。

■Raymond說今屆收到的作品水準之高,是歷年之冠,本地作品的水準更超越國內藝術團體。

《邢亮的舞蹈錄像》

委約電影之一,以紀錄形式拍攝城市當代舞蹈團駐團藝術家邢亮,排演《沒有主義》期間的日常生活,從起床、梳洗、落樓梯到排舞室,全被舞蹈串連起來,同時展現出邢亮創作時的精神面貌。

《想心二事》

Chris找來從事商業創作的溫樂生與陳巧燕執導的其中一部委約作品,探討愛情當中的喜怒哀樂,心痛是大腦神經作怪?畫面充滿美感,感性底下埋藏理性的思考,探索喜樂、憤怒、接受、放棄的種種感覺。

《星期一(雨)》

委約作品,由黎宇文執導,將舞台劇目搬到錄像之中,由舞台轉到真實的辦公室內,以舞蹈跳出老闆、職員、西裝男、俏OL每天困於不見天日的寫字樓內每天發生的故事,當中富幽默幻想的情節,其中一段在金紫荊廣場的群舞,堪稱大場面,演員連舞鞋都跳爛幾對﹗

《城門地堡》

「本地薑特別獎」作品,舞者重踏新界與九龍之間的二次大戰遺址,遊走地下通道,與地面上的繁榮形成強烈對比,舞者在遺址現場進行即興環境舞蹈創作,配合錄像荒凉的氣氛,營造如詩般的意境。

《玩與控》

本地參賽作品,同時獲「本地薑特別獎」及「舞蹈錄像大獎」,成功將舞蹈與錄像結合,展露身體美妙的姿態。將舞者的動作由全身再將頭、手、腳特寫出來,放入一格格的公仔箱來,拼湊出獨特的節奏與畫面。評審一致認為創作意念極佳。

「跳格」舞蹈錄像節

日期︰即日至10月12日
時間︰每日三場為3pm、5pm及8pm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Agnesb.CINEMA
另有舞蹈錄像馬拉松於10月17日舉行,播放其餘入圍的精采作品。
查詢︰23297803(城市當代舞蹈團)
網址︰ http://www.jumpingframes.hk

「跳格」舞蹈錄像節現送出10月12日三場門券予《蘋果日報》讀者,讀者可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並註明索取門券的場次及聯絡方法,得獎者將有電話通知,每人每場可獲門票兩張,每場名額10人,先到先得,送完即止,所有關於贈券事宜,《蘋果日報》一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