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適逢聯合國通過《世界人權宣言》60周年,所以外界以為今屆諾貝爾和平獎人權色彩味濃,中國維權人士胡佳和維權律師高智晟,以及車臣維權律師尤蘇波娃都被看高一線,但三人全部落選。分析家指出,諾貝爾委員會去年頒獎給致力抗全球暖化的美國前副總統戈爾,今年選擇會「大路」一點,促成印尼亞齊省內戰結束的芬蘭前總統阿赫蒂薩里,因此成為理想人選。
8賠15大熱倒灶
網上博彩公司Paddypower事前將胡佳列為8賠15大熱,阿赫蒂薩里則以1賠5列第三。但挪威NRK電視台一早已預測阿赫蒂薩里才是熱門,因為去年頒獎給戈爾引起不少批評。剛撰寫完有關和平獎《諾貝爾的遺囑》的挪威律師FredrikHeffermehl就指出,自二戰以來,只有45%和平獎得主是合乎諾貝爾成立和平獎的要求,委員會今年因此要回歸「傳統」,頒給致力減少軍事衝突的人物。
何況胡佳獲選,勢必激怒中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前天強硬表示,指胡佳是犯罪分子,若頒獎給他,是「對中國內政、司法獨立和主權的粗暴干涉」,並稱和平獎應頒予「合適人選」。35歲的胡佳是中國著名維權人士,去年12月被捕,今年4月被判監三年半。
諾貝爾委員會不乏激怒中國前科,例如1989年頒授和平獎給流亡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令中國極度不滿,即使2000年文學獎頒給高行健,大陸也認為是一個政治陰謀。不過分析家認為諾貝爾委員會無謂激怒中國和俄羅斯,又被批評違反諾貝爾原本精神。
法新社/路透社
過去五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2007年 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
‧表揚他們傳播人為氣候轉變的知識,並為對抗氣候變遷所需措施,奠下基礎
2006年 孟加拉扶貧經濟學家尤努斯和他創辦的「鄉村銀行」
‧憑開創小額貸款制度,扶助貧民開展生計脫貧
2005年 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總幹事巴拉廸
‧竭力防止核能軍事化,確保核能在最安全情況下和平使用
2004年 肯雅環境和自然資源部副部長馬塔伊
‧結合科學、政治與社會責任推動環保,植樹3,000萬棵拯救非洲環境
2003年 伊朗女法學家伊巴廸
‧在伊朗這個父權社會努力爭取民主與人權,尤其是婦孺權利
《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