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滙市可用「驚心動魄」四個字去形容,筆者在市場多年,記憶中亦似乎未曾見過澳元和紐元可以有如此大的波幅。澳元周一高低位分別為0.7727和0.6999,相差逾700點子,如果以為澳元跌幅過份而趁低吸納的話,澳元周三跌至0.6439美元,與當日高位的0.7156再出現單日逾700點子波幅。紐元跌幅相對溫和,但最低位的0.5791美元,亦較上周收市價的0.6614下跌了800點子有多,可見順勢入市易有驚喜,逆勢則屬風險高回報小的高難度動作。
澳元與紐元如此波動,自然是套息交易(carrytrade)拆倉盤所造成。正所謂「升得高時跌得重」,太平盛世時,大家均以為低息借入日圓買高息貨幣是穩賺不賠的交易,尤其澳洲和新西蘭經濟看來不受高息影響,經濟較一沉逾十載的日本更加蓬勃,又有誰可以想到環球經濟會急速惡化,令套息交易迅速逆轉?
即使能預測到澳紐經濟有盛極而衰的一日,亦未必可以準確捕捉到轉角位,不斷沽澳元紐元的話,未等到澳紐元回落,可能已經重傷被抬離場。澳元升上0.9850美元創紀錄新高,只不過是7月15日的事。
歐元1.3850可沽
不過,人性的弱點是喜愛挑戰高難度,筆者上周亦犯上同一錯誤,在本欄建議讀者逆勢買加元。加元於上周五已跌穿1.0820的今年低位,收市報1.0822,若聽從筆者建議入市,按照指示以1.0880止蝕,只會損失數十點子,若不肯果斷止蝕,美元昨日升上1.16加元,損失可以逾800點子。
事實上,筆者極同意有市場人士用「美元飢渴症」去解釋美元的升勢。參看同業拆息市場利率居高不下的情況,根本就是大家死攬着美元不放。歐洲金融體系這壇蘇州屎不易埋尾,歐元短期內仍易跌難升,近兩日走勢轉穩,分分鐘是請君入甕的伎倆。
今次建議在1.3850沽歐元買美元,以1.40止蝕。
馮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