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之戰:坐在家中競選? - 盧峯

白宮之戰:坐在家中競選? - 盧峯

現代的美國總統大選完全是個鬥灑金錢、鬥勤力的遊戲。參與的候選人不但要施展渾身解數籌款,更要穿州過市出席一場又一場的造勢集會、選舉晚會,少點體力也辦不到。
不過,過去有總統候選人基本上不搞任何競選活動,甚至不斷向人否認自己有參選的意圖,並且把時間都花在重新修整莊園及耕種上。這位「奇人」不是甚麼無名小輩,而是大名鼎鼎的獨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遜(ThomasJefferson)。他在1796年的總統大選中就像被人硬推出來參選一般甚麼也不做,幾乎天天躲在維珍尼亞的老家。
根據著名歷史學家JosephJ.Ellis寫的"FoundingBrothers"(開國元勛)一書,杰斐遜這樣的表現有兩個基本的原因。其一是1796年是第一次有競爭的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兩屆都是華盛頓的獨腳戲。那個年頭的政治文化跟現在不一樣,講求的是對國家的貢獻,講求的是眾望所歸。候選人該做的不是游說選民支持,而是讓選民自行選擇。
第二個原因是杰斐遜不出門能知美國的事。他在各個州都有可靠的盟友,知道選情大概如何。早在選舉結果塵埃落定前兩個月,他已預知將以三張選舉人票之差敗給華盛頓的副手──阿當斯(JohnAdams)。既然杰斐遜預知選舉形勢,四出拉票又有失身份及不合體統,他只好擺出一副不在乎的態度,只好留在莊園看書耕種。事實也證明,杰斐遜的情報非常準確。經過漫長的投票及點票過程後,阿當斯果然以七十一張選舉人票擊敗有六十八張選舉人票的杰斐遜。
若果麥凱恩及奧巴馬知道這樣的歷史,他們也許會很羨慕杰斐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