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得太遲共產得太揚 - 林夕

罵得太遲共產得太揚 - 林夕

雷曼苦主,最大的苦主就是雷曼,其次,損失額最大的,應該包括超級富豪在內,如果有一個像李兆基級數的,肯不顧面子出來說我也受騙了,那最能說明這產品的正名有問題,原來雷曼兄弟發行的迷你債券是notes,不是debt,那證監銀監當然要付上最大責任,高風險的衍生工具,雖則願賭上釣,但證監的職責要在審批時還這些衍生工具的正式類別,懂得拆解花紙包裝內放出去給賭徒的禮物,是百家樂還是大細,這是具長遠目光,保住國際金融中心的招牌,港交所年前已預警衍生產品要受監察規管。因為政府的羊太廣告,是不足以教育或嚇住把投機當投資的羊群。
昨天立法會開了漫長的會議,投票是成立調查委員會,結果竟然是慣性的歸邊,投贊成的獨立議員只得四名,投反對的,理由無論如何漂亮,此後難逃保皇的標韱。怕一調查,成為拉布戰,對苦主不利,是把兩件事混在一起。政黨幫苦主,是個別事件,這個別事件又牽涉到長遠的監管問題,一個是短痛,一個是把短痛的來源公開調查,是否有需要還原把商業銀行與投行分家,這是個影響長遠亦不是黑與白的簡單議題。民建聯既然在疑似共產黨的身份下公然要共納稅人的產,去補貼苦主,自然同意政府有疏漏,那一千個理由也不能放棄立會調查的權利。
好笑在,苦主的血汗錢真有血的成份,引得眾多蒼蠅來為未來四年搶籌碼,民建聯後發先至,要政府包底賠足,連苦主也不接受這後患無窮,引來更大民憤的方案,間接提醒選民以後帶眼識人。其他出頭的,可悲在,海嘯來臨前,有一年時間預警期,為甚麼不在那時已身先於小戶,重溫港交所或畢菲特在多年前對衍生產品危險性提出的警告,如今才大罵祈福黨?還是關注或懂經濟金融的政客太少,懂的又不做事?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